主页 > 西欧中世纪 > 中世纪欧洲掀起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目的有哪些?
2020-07-15

中世纪欧洲掀起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目的有哪些?

  十字军东征,是指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前后持续将近200年、由罗马天主教皇和西欧封建领主发起的针对地中海东岸国家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整个东地中海的地缘格局,并将西欧人、拜占庭人、突厥人、阿拉伯人以及亚美尼亚人席卷在内,为中世纪的历史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表面来看,十字军东征是一场由教皇发动的、出于宗教政治原因考虑而发起、针对突厥人和阿拉伯人的军事行动。所以,每个参加出征的西欧人才会在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基督“十”字标记,“十字军”也因此而得名。但是如果深挖下去就会发现,引发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诱因非常复杂,其目标也不尽相同。那么,造成这场引发了剧烈地缘斗争的“东征”的因素有哪些,他们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十字军东征的内部条件

  大约从公元十世纪开始,欧洲中部和北部地区的气候迅速变暖,致使曾经饱受苦寒困扰的欧洲腹地逐渐发展成为适宜耕种的庄园,城市大规模兴起、封建领主阶层迅速壮大。曾经被古罗马人贬斥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相继建立了以法兰西、德意志、波兰和基辅罗斯为代表的一系列成熟国家。这一切,都促使欧洲人口相较于古罗马时代出现了暴涨,不同封建领主之间、各个国家内部日趋激烈。加之十字军东征前夕,塞尔柱人西征和西欧灾荒,进一步欧洲的内卷化状况。为了夺取新的领地安置人口、转移社会矛盾,同时也为了夺取被塞尔柱突厥人占据贸易枢纽,欧洲的封建领主们和骑士阶层都具有东征的现实驱动力。
  总体来说,“十字军东征”的重要推手是罗马天主教廷,这本身也是教廷“至高无上神权”的体现。然而在东征之前,以法兰克、神圣罗马帝国为代表的日耳曼世俗君主体系才是操控欧陆天主教世界的真正令主。毫无疑问,沦为世俗君主衬托的罗马教廷绝不会真心接受这种定位。为了促使君权屈从于自己,利用意识形态的控制力自下而上的倒逼世俗君主是最常见的套路。因此,以宗教圣战之名、行财富掠夺之事的十字军东征便成为罗马教廷最好的借口。也正因教廷在权力上的企图心,催生出诸如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等以宗教教义为思想武装的高度集权军事组织,继而对后来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的外部条件

  为了增加自身的权势,教廷以神的名义将信徒们收拢起来,并提出了夺回耶路撒冷的具体目标。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这里早在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初就成为了穆斯林的领地。虽然阿拉伯人曾长期对生活在这里的基督徒采取的颇为宽仁的友善政策,但到了1009年(埃及什叶派)法蒂玛王朝哈里发——“暴君”哈基姆任内,穆斯林摧毁包括圣墓教堂在内的所有耶路撒冷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加深了对非穆斯林的迫害。欧洲对阿拉伯人的态度也因此发生骤然变化。到了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占据了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挟“哈里发”以令群雄,在蛮横对待阿拉伯人的同时,进一步恶化了当地基督徒的处境。
  穆斯林在地中海东岸的崛起,严重腐蚀了欧洲的地缘优势。不过,虽然s塞尔柱人在皈依伊斯兰教之后,于1071年挫败了拜占庭联军的反扑,并在曼齐克特战役中俘获了对方的皇帝,但是穆斯林在地中海的优势却也因为诺曼人、热那亚和比萨人的崛起而丧失殆尽。到了1090年,诺曼人成功征服西西里岛,热那亚和比萨的舰队亦多次取得对阿拉伯人的胜利。而在1092年以后,伴随着塞尔柱最强大君主马利克·沙一世的去世,帝国也随之陷入了分裂。塞尔柱帝国和法蒂玛王朝的衰落,为十字军东征提供了绝好的外部环境。不过,长驱直入的行军毕竟是对军需补给能力的考验,所幸的是十字军并不需要担心这些。
  1054年,早已貌合神离的基督教会正式大分裂,罗马天主教廷和拜占庭东方正教会之间的法理博弈,导致塞尔柱人侵袭拜占庭时,天主教世界的袖手旁观。不过,当拜占庭所遭受的威胁愈发强烈之后,也就再也顾不上所谓的宗教正统性了。不论是盘踞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侧的拜占庭(东正教),亦或是世界最早的基督教国家亚美尼亚(大公主教),均对十字军的到来报以欢迎态度。至于从亚平宁半岛北部海岸兴起,并逐渐掌握西地中海商贸主导权的热那亚人、威尼斯人和比萨人,更是期盼通过投资十字军东征,从而换取巨额回报。如此一来,本因长途跋涉而后继乏力的十字军竟然得以长期续存长达百余年。

十字军东征的目标

  虽然因为诸多有利的内外条件,西欧教廷和封建领主们得以一次次的掀起宏大的东征军事行动,但也因此陷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目标的分散化。对于西欧以英王、法王、德皇为代表的封建领主以及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人群体来说,掠夺东方的财富才是最为迫切的目标。后来,掠夺成性的十字军甚至为了获得战利品杀向了同为基督教的拜占庭。作为十字军东征前期的支持者,拜占庭和亚美尼亚则更倾向于十字军能够维护己方地盘的稳固。另外,对于罗马教廷而言,煽动十字军东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在欧洲社会中的权势,故而“解放”耶路撒冷才是教廷的东征重心。
  不仅如此,十字军本身便是由多股势力联结而成的力量,缺乏统一的军事将领。英王、法王等封建领主之间,亦存在长期的地缘博弈。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就曾在东征归国途中被奥地利公爵奥波德五世抓获,后来转交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威尼斯人亦曾利用十字军东征行动,拔掉了匈牙利王国在地中海的据点扎达尔,提升了自己在海上贸易的竞争力。正因如此,即便十字军拥有远胜于当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种种优势,却最终因为内部目标不明确而在各怀鬼胎的博弈中走向失败。
  综上所述,由于气候变化导致10世纪以后的欧洲人口暴涨,农耕封建领主和骑士阶层逐渐兴起,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欲望。同时,罗马教廷为了压过世俗君权和东正教会,以“神”的名义打出了收复耶路撒冷的旗号,掀起了十字军东征的序幕。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际,东方的塞尔柱帝国和法蒂玛王朝正处于衰落之中。同时拜占庭、亚美尼亚人和威尼斯等力量的介入,弥补了十字军长途作战的军事短板。
  然而,十字军东征从一开始就面临战略目标和军事统帅不同统一的问题。最终,在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外部叙利亚赞吉王朝和埃及阿尤布王朝的相继打击之下,逐渐走向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