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二战时的“波捷联邦”计划是如何提出、演变和失败的?
2019-12-17

二战时的“波捷联邦”计划是如何提出、演变和失败的?

      二战又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一场浩劫,亦是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最为惨烈的一次大战。长久以来,海内外学界人士对二战史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其大多着眼于美苏英等地缘博弈大国展开,似乎忽视了战争期间各国流亡政府也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战争初期,甚至是战前轴心国就已经控制和征服了众多国家和地区,所以当二战全面爆发时,诸如卢森堡、比利时、南斯拉夫、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均有流亡政府,其中以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政权最为著名。然而除了“自由法国”以外,波兰和捷克斯诺伐克这两个对战前欧洲局势影响颇深的国家,同样在流亡时期给予同盟国以军事上的支持,并开始反思这场战争,考虑如何在战后组建一个更为合理、安全的国家体系,“波捷联邦”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战后的东欧地缘真空与秩序晃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战争促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先后崩溃,从而促使东欧-巴尔干地区的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兴起。在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提议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提出依据民族自决原则进行自主管理的倡议,消除了东欧地区出现一个新强权的可能,却也为日后纳粹的崛起扫清了东方边界上的障碍。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出现的国家之间,屡屡为边界问题而龃龉不断,这也给了周边大国插手地区事务的机会。
      波兰和捷克斯诺伐克均是一战结束之后成立起来的国家,但两国自成立伊始就在内政和外交上分歧不断。双方在切欣地区的归属问题上矛盾重大,并于1919年发生流血冲突,并最终在协约国的调节干预下重新划分了边界。然而新的边界划分有利于捷克斯诺伐克,这引发波兰方面强烈不满,此后二三十年间两国关系一直不睦。除了领土争端之外,一战后波兰“萨纳奇派”组建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强人政府,并对捷克斯诺伐克的共和制政府保持极度敌意。为此,波兰甚至拒绝了,慕尼黑危机期间苏军借道波兰援助捷克斯诺伐克的要求,甚至配合德国逼压捷克斯诺伐克,促使其被迫割让切欣地区部分领土。更为重要的是,1939年3月希特勒撕毁英法德意四国协定,公然肢解捷克斯诺伐克以后,波兰不仅迅速承认了斯诺伐克傀儡政权,并且还粗暴关闭了捷方驻华沙(波兰首都)公使馆,彻底断绝了两国官方外交关系。

流亡现状促使双方迅速走近

      波兰关闭捷克斯诺伐克驻波兰使馆的日期是1939年7月1日,仅仅两个月后(即9月1日)波兰便遭德军闪击,很快也亡国了。此时主持波兰流亡政府事务的是总理西科尔斯基,这是一战早在战前就力主波兰与捷克斯诺伐克亲善的政治人物。西科尔斯基在与捷克斯诺伐克流亡总统贝奈斯在伦敦展开会面,强烈批评了波兰前任外交官贝克的一系列“糟糕政策”,并表达了波兰愿意承担先前两国关系恶化的责任。正是在这次会面上,两国掀开了构建“波捷联邦”计划的序幕。
      两国关系之所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生如此剧变,是因为国际局势出现的巨大变动。首先国土沦丧的现实让双方最敏感的边界问题变成了一种必须暂时搁置的选择;其次波兰对捷克斯诺伐克推行强硬政策的萨纳奇派倒台,取而代之的是以西科尔斯基为代表的温和派,这获得了贝奈斯方面的祝贺;最后由于苏联与德国夹击波兰的行为,捷苏关系不再成为两国友好的障碍,波兰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同情,其中包括了同样遭受亡国命运的捷克斯诺伐克。不仅如此,在残酷的国际环境下,这两个小国愈发意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因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结成“波捷联邦”就成为一种报团取暖、有效保护自身的途径。

英国对“波捷联邦”的态度

      二战初期,英国“收容”了欧洲几乎所有沦陷国家的流亡政府,因此不论是波兰还是捷克斯诺伐克,都非常在意这位昔日世界霸主的态度。当时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是,苏德双方走近,并携手夹击了波兰,意大利、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纷纷通过德国渠道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一个“大陆联盟”的雏形若隐若现,美国却依然躲在大洋彼岸,仅仅给予英国以物资援助。此时的英国一方面极力阻止苏德达成实质性盟约,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做美国方面的工作,不过老霸主也很明白,即便英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战后欧洲也很有可能将陷于美国、苏联的一方,亦或同时被两国所控制,唯有欧洲自身进行整合才有力量抵抗这一趋势。同时,二战本身也说明一战之后的集体安全体系在欧洲大陆没能发挥有效作用,故而英国内部产生了支持欧洲联邦化的体系,对“波捷联邦”计划自然也大力赞同。
      不过,英国的态度也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出现变动的。当通过情报窃听获悉苏联代表飞往柏林与希特勒商讨结盟明细之后,丘吉尔果断决定出动英国唯一可以威胁德国本土的军事力量——英国皇家空军前去轰炸柏林。英国的行为给了苏联方面更多的谈判筹码,终于耗尽了希特勒的耐心,希特勒渐渐认为英国人的顽强源于对苏联人的幻想,因此秘密推行巴巴罗萨计划,彻底与苏联翻脸。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因此进入反法西斯阵营,这导致英国和捷克斯诺伐克对苏联的态度和关系再度发生转变。为了确保能够击眼下敌人,英国对“波捷联邦”计划的态度开始出现了微妙变化,他们显然并不愿意为波兰苏联边界问题而开罪苏军。

“邦联”还是“联邦”,这是个问题

      早在1939年10月,即波兰刚刚亡国之时,贝奈斯就已经和西科尔斯基关于联邦进行讨论了,此时的捷克斯诺伐克流亡政府尚未获得其他国家的普遍承认,因此双方进展缓慢。1940年6月,英法等国相继承认了捷克斯诺伐克的流亡政府,贝奈斯才开始认真与波兰商讨这份计划,双方就外交、军事、司法、经济、政治等事务达成了一系列初步协议。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捷克斯诺伐克曾试图向苏联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被卷入波兰与苏联边界纠纷的观点,并暂停了“波捷联邦”计划的磋商。此时的苏联尚且处于战场弱势,并需要外部盟友的援助,因此同意放弃1939年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暂时搁置苏波边界问题,与波兰建交了。此后两国又于1941年7月30日签订了苏波协定,宣布共同对德作战,达成了实质性的军事同盟关系,波捷联邦计划的磋商才重新展开。
      即便获得了苏联的暂时认可,波兰与捷克斯诺伐克之间的磋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捷克斯诺伐克方面非常清楚战后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力,因此要求波捷协定必须是以苏波关系改善为前提的,这是波兰方面所反对的。波兰总理西科尔斯基始终认为苏捷之间的协定应当以波捷协定作为前提条件,故而对波捷联邦的基础是存在分歧的。另外,出于对波兰大国主义扩张情节的担忧,捷克斯诺伐克方面认为未来与波兰组建的是一个邦联形式的国家,并不愿意波兰与外部争端、尤其是与苏联的争端影响到捷克斯诺伐克的利益,贝奈斯害怕捷克斯诺伐克会被波兰以一个较为紧密联邦的模式演变成后者军事进攻、领土扩张的工具。最终,随着苏联方面在战场形势的改善,逐渐占据苏德战争主导权,在欧洲乃至世界事务的话语权逐渐增多,对波兰方面的边界争端态度也日趋强硬,并明确向捷克斯诺伐克传达了苏联方面的不满,贝奈斯因此停止了与波兰的磋商。

“波捷联邦”在大国博弈中破产

      从表面来看,“波捷联邦”计划虽然只是中东欧地区的两个小国家因为战败而做出的战后规划,但双方商讨的内容却远超于此,并在该计划提出、磋商、演变和最后失败的过程中,均体现出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变动的及时调整。该计划缘起于凡尔赛体系的缺陷,进而产生了某种对未来欧洲安全秩序的设想。英国和苏联等大国在“波捷联邦”计划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英国希望通过暗中支持这个联邦达成它战后钳制欧洲乃至世界的目的,却因为自身实力的不断衰落难以独立支撑。苏联在度过了苏德战争初期困境之后,苏美两强主宰欧洲未来格局的趋势愈发明显,而波捷两国在地缘上靠近苏联,波兰却与苏联关系恶劣,这是其所无法忍受的。后来苏联土地上的波兰军队竟然主动要求脱离苏联,斯大林因此开始有意识扶持波兰亲苏势力,贝奈斯也断绝了捷克斯诺伐克同波兰的关系。
      从一开始,贝奈斯就期盼英国能将“波捷联邦”计划写入盟国的战争目标,却遭到了拒绝。英国甚至从未在公开场合对这个计划表达过支持,苏联同样如此,该计划的失败对贝奈斯平衡外交造成了重大打击。从一开始,贝奈斯就一直期盼捷克斯诺伐克可以充当英法和苏联交流的桥梁,这也符合中东欧地区许多国家的想法。然而要想左右逢源、夹缝求生,就必须壮大自己的力量,“波捷联邦”计划正是一次这样的尝试。战后在苏联强大的外交压力之下,捷克斯诺伐克流亡政府为了能够顺利返回国内,被迫选择加入华约、与苏联结盟,采取了“一边倒”政策。波兰流亡政府则由于与苏联关系恶化,最终被亲苏的卢布林政权取而代之。不仅是“波捷联邦”计划,整个中东欧国家寻求的平衡外交政策都在大国地缘博弈中破产了。
      综上所述,“波捷联邦”计划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缘起于波兰和捷克斯诺伐克这两个中东欧小国覆灭的事实,促使两国流亡政府对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安全体系产生了怀疑,并意图通过组建联合国家的方式增强自身实力,此举获得了英国的支持。然而随着苏联的参战和在东线战场日益占据主动,捷克斯诺伐克和英国方面均要求波兰缓和对苏联的关系。然而由于波兰温和派在1943年卡廷森林事件和西科尔斯基飞机事故中势力削弱,波兰国内反苏浪潮云涌,双方最终彻底交恶。再此背景之下,战后捷克斯诺伐克彻底倒向了苏联、波兰流亡政府则被亲苏势力所取代,“波捷联邦”计划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