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德国施里芬计划产生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2019-10-29

德国施里芬计划产生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威廉一世皇帝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他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和总参谋长老毛奇的协助下,结束了德国长期以来邦国林立的局面,俾斯麦和老毛奇也因此被誉为“帝国双壁”。然而随着1888年德皇威廉一世的故去,老毛奇很快宣布退役,并于1891年去世。至于俾斯麦也在新皇威廉二世上台两年之后,即在1890年遭受排挤而黯然下台。
      “帝国双壁”的离去宣告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却也彻底改变了德国政治、外交和军事方面的政策路线和理念规划。其中军事领域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从“老毛奇计划”变成了“施里芬计划”。施里芬计划可以说是德国在一战之前最重要的一个军事计划,因为这也是一战前德国唯一的陆地作战计划,所以我们就从这份作战计划中来剖析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政治演变和一战失败的原因。

施里芬计划与老毛奇方案的区别

      虽然老毛奇在1888年就已经宣布退役,后来却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国防委员会主席,并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所以施里芬计划其实是在1891年施里芬上任普鲁士总参谋长(战时兼德军总参谋长)以后初步成型的。在老毛奇时期,德国曾根据当时的地缘格局做出了未来面临两线作战的防御设想,为此老毛奇执意在《法兰克福条约》(结束普法战争的媾和条约)中要求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拥有了这两块战略要地之后,德军在德法边界占据了有利地形,两地首府与德国本土的两处要塞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四边形要塞区域,同时还有陡峭的阿登山区存在,德军只需少量兵力防守即可抵御住法国可能的复仇攻势。
      与法国相比,沙俄的军事动员能力和武器装备要落后的多,故而老毛奇做出了西守东攻的作战计划,即在西边狭窄险要的法德边界防守,同时率军凭借德国的战争动员、武器技术等优势,俯冲东欧平原,率先击败俄军,以获得战场有利形势,再以此作为外交谈判的筹码,提出对俄国的宽大媾和条件,促其退出战争,结束两线作战窘境。在老毛奇看来,军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配合外交政策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场上的胜利是为了外交上能够打开更为良好、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局面。但是到了施里芬时期,德国军界的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施里芬并不认为军事服务于外交。恰恰相反,他认为军事上的问题如果遗留给外交领域去解决,那就是失职。
      不同于老毛奇拥有广阔的兴趣爱好和深入的研究精神(老毛奇曾悉心研究过铁路,并在铁路公司上市之初购买过相关股票,这对他日后对铁路在战争中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施里芬是一个纯军事领域的军人,他专注于战场作战的相关研究和推演,对军事以外的事务兴趣不大。这就导致当他开始制定作战方案时,往往只考虑战争成本、行军路线等单一层面的程序化要素。老毛奇曾认为,一旦未来德国发生两线作战(即法俄结成反德同盟),德国是难以像普奥、普法战争那样迅速获胜的。但施里芬却认为德国必须追求速胜,否则未来几百万人的战争,德国是消耗不起的。基于此,施里芬计划几乎都是围绕如何迅速取得胜利而展开的。
      在原先老毛奇的计划里,德军在西线对法作战中处于防御状态,以少量兵力拖住对方即可。但这被施里芬认为是将进攻的主动权拱手让人,失去了对战争节奏的把控。所以,他的计划与老毛奇截然不同,施里芬认为德国应当率先攻打法国,并将其迅速击溃。因为在他看来,法国的战争动员速度远胜于沙俄,但动员的兵力却比俄国少,所以德国是有可能对法军形成一次决定性速胜的。
      从1891年到1897年,施里芬针对未来陆地作战计划的规划,进行了不断的演化和调整。为了对法国形成有效打击,他选择从法军前沿阵地北部绕道进攻、迂回夹击。这是因为当时法德边界的法军防御工事非常严密牢靠,正面攻击必定损失巨大。不过沿着法军阵地北侧迂回面临道路狭窄、空间太小的问题,这就使得德军大部队难以快速通过,于是施里芬又想到取道比利时对德法边界的法军进行一次外围迂回和背刺行动。至此,施里芬计划的基本轮廓就已经形成了。
      从1898年到1904年,施里芬继续对自己的作战规划进行细节调整。为了达成战争初期全歼法军的目的,施里芬显然没有顾忌比利时的中立国地位,也没有考虑国际法规则等因素,因为在西线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是施里芬计划的核心。要想完成德军的迂回行动,施里芬计划在西线的右翼部署了大量兵力,并进行了兵器推演、参谋作业等大量构想,到1905年末,施里芬计划已经颇为完整了。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将九分之八的兵力部署在西线,尤其是西线右翼(即德国和比利时边界),在东线只部署了九分之一兵力。不过后来的一战中,德军统帅小毛奇却削弱了西线右翼的兵力,而当德军迂回至德法边界之后,随即陷入了新的战斗中,德国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了。

施里芬计划与德国一战失败的原因

      一战结束以后,德国军方均已认定,如果按照施里芬计划执行德国作战计划,战争的结果将大不一样。他们将施里芬计划吹捧为一个“通往胜利的公式”,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施里芬计划不仅严重忽视了军事领域之外的要素对战争的影响,同时其作战计划本身也存在许多纰漏。
      首先,不论是老毛奇还是施里芬,都设想德国未来会面临两线作战,但在施里芬计划中,其作战计划更关注西线,并没有做到两条战线的协调。换言之,一旦东线对俄作战失利,施里芬计划压根没有应对之策。而如果东线溃败,西线的胜利将毫无意义。整场两线作战全赖西线的一次决定性胜利,这是施里芬计划的核心,却也是最大的问题。
      其次,以德国当时的兵力,并不足以执行施里芬计划。这份由总参谋部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更像一份纸面计划。在计划设想中的德军西线右翼兵力,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德国的总兵力。正因如此,后来鲁登道夫提出了德国扩军计划,他要求德国扩充出12个军,如此就能够赶上法俄扩军的速度,达到施里芬计划的标准。当时的德国已经超越英俄、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自然是有能力完成扩军计划的。但是德意志内部容克集团根本拿不出那么多贵族指挥这12个军,却有不愿意贵族之外的人成为军官,所以将扩军计划从扩充12个军改为2个军。如此以来,德军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第三,随着法军的扩充,西线左翼压力骤增,再加上右翼迂回作战需要大量后勤补给支持,这两个因素都迫使后来小毛奇选择将右翼兵力调配一部分到左翼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西线左翼(德法边界)不至于被兵力猛增的法军攻破、同时确保西线右翼(德比边界)的德国进攻部队的补给充足。不过即便削减了西线右翼兵力,当法军和比军将铁路破坏以后,德军右翼速战速决的目标就已经不可能达成了。
      第四,施里芬计划中存在大量主观的、一厢情愿的因素。在这份作战计划中,法军依然是普法战争时腐朽被动的状态,处处被动挨打。即便施里芬认为,德军西线右翼挺进法国腹地会招致法国调集军队,从而拉长防线,却同样觉得这会导致法军中央防线薄弱。然而一战中,法国的确调集了大量军队应对德军右翼,却是后方的大量后备兵源,这些都未被施里芬计算进计划中去,而这正是马恩河战役爆发的原因。德军西线右翼的兵力削弱和法军后备兵力的存在,使得施里芬计划中寻求的右钩拳效应没有出现,双方由此陷入惨烈的阵地战。同样,施里芬计划根据日俄战争时俄军的表现来判定沙俄的战争动员效率,这显然也是不妥的。
      第五,由于施里芬的个人风格,他所制定的计划并没有考虑到与奥凶军队的协调问题。在两线作战中,东线其实是德军和奥匈军队共同对抗俄军,但施里芬压根看不起奥匈帝国的军官和军队,再加上他计划的核心全部放在了西线,所以直至战争爆发以后才想起两军之间的协调。当西线战役速胜的可能性破灭(即施里芬计划失败)以后,奥匈在东线对俄军的牵制、对德军的分担作用愈加明显,但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依然采取任何措施敦促奥匈军队与德军的协调。
      综上所述,随着威廉一世的去世,俾斯麦和老毛奇这对“帝国双壁”相继隐去,德意志帝国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此时的德国正在发生全面政策转变,在军事上表现为施里芬计划的出炉。施里芬将老毛奇时期服务于外交的“西守东攻”两线作战方案抛弃,推行了以西线速胜为核心的施里芬计划。
      在施里芬计划的准备和实际执行过程中,德国面临兵力不足、主观臆想、后勤不足、军事和外交协调不够等纰漏,最终导致一战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