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一战中出现的“堑壕鼠”是怎么回事?
2019-05-05

一战中出现的“堑壕鼠”是怎么回事?

      20世纪初,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一战”更是标志着开启了人类战争史的新纪元。一百多年来,历史学者和军事学者一直尝试从不同视角诠释和研究这段战火纷飞的历史。人们对一战的研究逐步下移,从其起因、经过和影响意义等宏观层面逐渐转移为对一线士兵四年日常生活的研究。

堑壕战是一战的主要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主要参战国君主均未意识到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大家依然认为这场战争不过是在欧洲传统均势体系下的一次权力洗牌。然而当大战爆发之后,不论是哪条战线上,都出现了僵持局面,尤其是英法与德国对垒的西线战场。
      由于双方陷入了僵局,运动战随之演变为堑壕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征。在西线战场上,德军和英法联军先后爆发了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空前惨烈的大战,被成为战场绞肉机。而就是从马恩河以北的第一批堑壕修筑的那天起,老鼠开始成为欧洲前线官兵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士兵们和老鼠在日常生活中,近距离同处一个封闭的空间,人鼠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天时地利,催生“堑壕鼠”诞生

      当欧洲战场呈现出堑壕对垒的局面后,一个隐蔽和阴暗潮湿的环境出现了。一战的欧洲主要战场均位于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很大,土质疏松。加之士兵蜗居堑壕时所产生的废弃食物、衣物、生活垃圾和战场上的尸体,老鼠数量的增长速度,从一开始就十分迅猛。
      挖掘堑壕之初,士兵们遇到的是野外田埂常见的田鼠。这些田鼠通常是由于钻穿堑壕的墙壁,撞入壕内的。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堑壕中的优势鼠种从田鼠变成了褐家鼠和黑家鼠,其中又以尾长短于体长、耳短而厚的褐家鼠占据了绝对优势。褐家鼠才是一战士兵口中所说的堑壕鼠。而当褐家鼠取代田鼠,在堑壕区域占据优势之后,鼠患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在当时的报纸上。

“堑壕鼠”恶化士兵生存环境,加剧心理负担

      堑壕鼠出现之后,经常破坏士兵们的私人物品,其中包括衣物和战时极为宝贵的食物等。本来在战壕之中,大家就拥挤的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躺着,堑壕鼠电锯般的啃噬声,深深的刺激着广大官兵的神经,影响了大家的睡眠,严重危害了士兵们的身体健康。

图 法军一位士兵的防鼠床具
      老鼠身上经常携带大量的寄生虫和虱子,而这些东西身上通常会携带许多病原体。一战后期堑壕开始大肆留下黄疸、虱传斑疹伤寒等流行病,堑壕鼠被基本认定是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

厌鼠情绪激发捕鼠行动

      堑壕环境本就恶劣,加上士兵面对战场时的心理始终紧绷,因此当人与鼠相遇之后,不堪其扰的士兵们厌恶情绪增长,捕鼠行动势在必行。在堑壕战爆发后不久,不论是同盟国一方还是协约国一方均发动过规模不小的捕鼠行动。双方甚至均从官方层面有计划有组织的展开捕鼠,然而虽然前期士兵们兴起盎然,但成效却并不大。
      人类无法有效的控制鼠患,甚至造成许多士兵面对白天老鼠的出没,焦躁的开枪射击,进行着一些毫无意义的举措发泄情绪。于是借助猫和狗展开捕鼠计划的方案,逐步推上台面。

猫、狗、鼠

       猫是老鼠的天敌,但由于堑壕鼠体型肥硕,一只猫在捕捉到老鼠之后,通常会捉弄一番并吃上好几天,并不会一直捕鼠,效率甚至比人还要底下。而猎犬的捕鼠能力就要高效的多,狗并不需要以鼠为食,它们捕捉老鼠的目的就是忠诚的完成一项任务,因此在扑杀一只老鼠后,紧接着便会扑杀下一只猎物。所以在堑壕中,一只猎犬一次往往能够捕捉到几只甚至十几只老鼠。
      然而借助动物捕捉老鼠的方法也有困难,堑壕鼠中有些体型相对较大,甚至能够咬死一只小猫。而狗虽然由于下颚优势,十分方便捕捉老鼠,但却难以捉住逃进洞穴的老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鼠患。除了借助猫狗捕鼠外,士兵们还曾尝试过在捕捉到的老鼠身上涂抹柏油并沾满羽毛的方法恐吓其他老鼠。常见的捕鼠器具更是广泛分布在堑壕区域当中,然而效果都不大。

堑壕鼠危害有限,官兵们渐渐习以为常

      随着战争的僵持,士兵们也要长期在堑壕中生活,共同的生活记忆,让士兵渐渐习惯了堑壕鼠的存在,就如同他们早已习惯了堑壕中恶劣的生存条件一样。人们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总是会趋向于自我麻痹的。
      另一方面,堑壕鼠的危害,除了先前提到的传染疾病、嚼碎食物衣物和打扰士兵睡眠外,相对生死难测的前线战场要好的多。因此当堑壕中的军人围绕堑壕鼠这一话题制造出大量有趣的话题之后,它便逐渐转为一战符号了。后期人鼠之间相安无事,许多士兵为了防止老鼠寻找食物而损坏军需,甚至在空旷地方丢下部分食物,分享给堑壕鼠。
      当战争结束之后,由于没有人类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料,堑壕鼠最终重新返回到附近的城镇。而曾经的战场和堑壕也逐渐被田鼠所主导。关于堑壕鼠的话题日益成为一战老兵们的历史记忆。然而这场数百万战场老兵的亲身经历,被一战的推动者所忽视,罕见于精英阶层书写的历史中,被大多数人所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