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罗马帝国史 > 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为何无法统一?
2019-04-11

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为何无法统一?

      公元476年,罗马城的陷落标志着曾经囊括整个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帝国分崩离析,虽然东方的拜占庭依旧留存有一位东罗马皇帝,但希腊化的国家实在难以被西部的拉丁语罗马遗民所认同。此后的欧洲再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到了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时,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被基本稳固下来了。那么自罗马帝国瓦解之后,欧洲为何始终难以统一呢?

古罗马帝国与当代欧洲文明存在地域位移

      古代罗马人崛起于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城,在早期王政时代经历了对半岛上的其他族裔,尤其是希腊殖民城邦的兼并之后,逐步发展出一套源于古典希腊城邦,但又具备自身特色的制度。库里亚大会和后继的森都里亚大会,均有极强的希腊民主派城邦的公民大会印记,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发展元老院制度。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北方的中欧森林之中,而是觊觎地中海地区的海上贸易,因此同北非地区的迦太基展开了数次海权争夺战。
      在将迦太基以及瓦解自亚历山大帝国的托勒密和马其顿击败之后,罗马人逐步将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如果我们查阅地图就会发现,罗马帝国的统治疆域和当今欧洲对比起来,整整往南位移了一半距离。而地理位置的不同意味着两片区域统一难度的差异,沿海地带大多平原,在海上航线的贯穿之下能够形成紧密的联系网,而欧洲腹地的河流山脉则将分割出来许多零碎的地理空间。这是导致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难以统一的先天条件。

罗马帝国瓦解前后的欧洲统治逻辑

      当古罗马从王政时期走向共和国时期后,其统治逻辑以公民权为核心,建立起一整套务实、奋进的罗马精神面貌。整个罗马共和国外围均以成为罗马公民为荣,后期平民派崛起之后,保民官更与执政官比肩,成为每一位罗马公民的荣耀职责。此时的罗马还处于传统多神教的熏陶之下,更为确切的说古罗马的多神宗教实质上是脱胎于古希腊奥林比亚神话的一种神学体系。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当罗马人开始出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享乐主义思潮时,整个国家便陷入了发展困境之中。此时的罗马由于平民派的全面崛起,已经进入了帝制时代。当欧洲腹地的日耳曼人南下掠夺之时,尚武风貌无存的罗马人采取了两项意义深远的举措。罗马皇帝对蛮族执行招安政策,让他们以罗马军队的身份去对抗入侵罗马的同族,当罗马军队有一半是日耳曼雇佣兵时,帝国的疆土上同样内附了大量蛮族。同时为了鼓舞公民的士气,帝国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态度,转而开始支持基督教的传播,乃至后期更将其作为唯一国教对待。
      当基督教在罗马皇帝的庇护之下迅猛发展,并催生出一整套完备的教会体系后,以罗马皇帝和教皇而代表的二元统治模式形成了。原本仅以家庭教会存在的宗教结构,最终竟然发展成为同帝国皇帝比肩的存在。这种统治逻辑,直至罗马瓦解后亦留存了许多年。

东罗马的努力与失败原因

      由于西罗马灭亡之后,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依然还有一位罗马皇帝。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和罗马人的基督教皇都完好留存,因此将罗马帝国重整旗鼓的底层逻辑基础是存在的。然而此时的拜占庭正在面临穆斯林的威胁,无暇对罗马城的教皇提供庇护,这让罗马教会险些被伦巴底人覆灭,所幸此时的法兰克人已经皈依基督教并出兵击溃了伦巴底人。此事过后,教皇便改换门庭,日趋倾向法兰克人而不是拜占庭人了。
      当东罗马帝国在查士丁尼时期终于腾出手来,西征帝国故土之时,却需要面临和古罗马相同的问题。帝国内部的精神面貌萎靡,全赖皇帝一人之功才勉强聚集起来国力。西征行动进展顺利,东罗马控制住了罗马和地中海地区大部分。然而承自古罗马的东罗马也面临一些老问题,比如东部边疆的波斯人入侵,北方欧洲腹地的蛮族南下以及非洲的问题。就在查士丁尼光复罗马故土大部的时候,鼠疫爆发了。查士丁尼大瘟疫自东非一路北进埃及,整个欧洲首当其冲的便是东罗马帝国。被鼠疫重创的东罗马帝国,在随后的岁月里只得全力关注东方的世代大敌和北方蛮族的频繁轮次入侵,再也无力图谋复兴罗马了。此后同东罗马彻底断绝关系的天主教会,更在西欧范围内蔑称其为拜占庭,而非以罗马冠名的帝国了。

法兰克人的努力与失败原因

      法兰克人是南下叩关罗马帝国的日耳曼蛮族一支,法兰克王国最为核心的腹地更是上古凯尔特人所创建的高卢故地,此地在帝制时代前夕,被凯撒率领罗马第十合组军团攻克,凯撒更为此写下《高卢战记》,西罗马崩溃前后就已经成为法兰克部落的乐土了。不过法兰克人算是较早皈依基督教的蛮族部落了,统一高卢的法兰克国王克洛维更在皈依基督的同时接纳了东罗马皇帝的册封,他被封为罗马“执政官”。
      除了日耳曼人的南下,穆斯林同样在北进入侵罗马帝国故土。位于巴尔干的拜占庭抵住了阿拉伯人的袭击,但伊比利亚半岛却变为大食国的一部分。当穆斯林翻越比利牛斯山脉意图进入欧洲腹地时,撞上了铁钟查理的身上,不得不退缩回去。铁钟查理的儿子丕平三世献土教皇的举动更将法兰克和教会捆绑在了一起,到了丕平三世儿子查理大帝之时,教皇利奥三世主动为其加冕为罗马皇帝。甚至教皇口头宣布拜占庭的领土也应属于查理大帝。
      强盛一时的法兰克帝国占据了除了西班牙和英国之外的整个西欧和中欧部分,并且法兰克日强迫其他日耳曼分支皈依基督教,极大的刺激了天主教的发展。不过查理大帝建立统一欧洲大帝国的夙愿并未达成。其生前频繁应付周边问题,试图从摩尔人手中收复西班牙的行动也收效甚微。当其死后,整个国家继续陷入人死地分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遗传自日耳曼习俗的继承模式造成了法兰克内部极大的损耗。其后继者虽然将领土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但试图借传统感召力维系帝国的方式在没有实力保障的情况下,显得弱不禁风。作为政治实体的法兰克帝国成立不足百年就已经消散于历史舞台了。

哈布斯堡王朝的努力与失败原因

      哈布斯堡王朝曾在欧洲风靡许久,这个王朝曾跨地域统治过欧洲的许多地方,而16世纪上半叶君主查理在位期间,则是其顶峰时期。由于一系列的欧洲宫廷政治联姻,他自出生起便承袭了尼德兰的王位,在随后的日子里,有先后继承了西班牙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时的查理似乎拥有了重现查理大帝的资本,毕竟当时的哈布斯堡王朝已经将匈牙利从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查理的名义统治区域包括了奥地利、匈牙利、德国、北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以及美洲大部分领土。开启环球探险的麦哲伦正是在查理的资助下扬帆起航的。
 
      坐拥如此资本的查理,在面临外敌奥斯曼的压力之下,按理应该能够将欧洲整合并实现统一的,然而这最后的机会被其错失了。查理虽然仿若上天眷顾的君主,但却并无雄才大略。他满足于欧洲的秩序均势,并未主动尝试建立一个中央政权统治,甚至在公元1525年击败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后,竟然天真的将其释放,导致法国继续为祸欧洲腹地,并与奥斯曼结盟威胁哈布斯堡王朝。

新时代的到来宣告大一统理想的终结

      哈布斯堡王朝错过了统一欧洲的最后机会,此后的欧洲纵然有人试图一统天下也往往力有不逮了。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地理大发现、活字印刷术的传入和基督教会的分裂引发了欧洲在不同层次的变化。
      地理大发现之后,一方面欧洲列国凭借殖民扩张后实力大增,导致此后的争霸战争其难度和血腥程度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则摧毁了欧洲人对罗马大一统秩序的认知,世界如此之大,又为何认定欧洲基督教世界必须是统一的呢?没了精神层面对统一的认同感,上层君主再想统一的难度就大了。印刷术在唐代就已经普及,但那时还是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之后活字印刷术发明和传入欧洲,这使得欧洲大规模知识传播成为可能。知识的传播,尤其是对探险时代新事物的认知和对古代文明真相的探讨,动摇了教会解释世界的地位。新教改革之后所引发的宗教分裂更引发了整个欧洲精神层面的大分化,各国君主或国内派别甚至因此而征战不休。新教改革运动动摇了罗马帝国崩溃后凭借教皇和罗马皇帝支撑欧洲秩序的格局,崩溃后的欧洲陷入了分裂和内战之中,直至三十年战争时达到了最高潮。
      当三十年战争以平手落下帷幕,随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塑造的欧洲均势格局彻底替代了先前的罗马二元秩序,此后的欧洲即便偶尔出现一两位军事强人,也再难统一整个欧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