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罗马共和史 > 阐述布匿战争对古罗马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影响
2020-01-16

阐述布匿战争对古罗马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影响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迦太基为了争夺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权而展开的一场著名战争,其名称源于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布匿库斯”。战争前后延续了百余年,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最终以迦太基被灭、城池被毁,罗马赢得了地中海西部霸权而告终。
      经过了布匿战争的血腥洗礼之后,罗马不论是海军还是陆军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完成了意大利半岛各方势力的整合,从而迈入空前强大和繁荣的大扩张时期。此后罗马成为地中海西部霸主,并承袭了迦太基人和希腊人的海洋商业传统,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就让我们一起从地缘、经济和人文制度等因素分析一下这场战争对罗马的影响吧。

※ 风起,皮洛士式胜利 ※

      作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霸主,即便亚历山大帝国崩溃、继业者战争持续了几十年之后,希腊人的船帆和方阵犀利依旧。从帕米尔高原直至伊比利亚半岛的辽阔地带正处于延续两百多年的“希腊化时代”,与希腊半岛毗邻的亚平半岛南部及岛屿更被希腊人殖民了数百年之久,并建立了一系列城邦据点。公元前290年,罗马人取得了萨莫奈战争的胜利,其势力逐步扩张至亚平宁山脉南麓,并与他林顿(又译塔兰托)发生了利益冲突。当时的地中海贸易主要被希腊人和迦太基人控制,而罗马人由于土地肥沃、同时缺乏良港,逐渐形成了“以农为本”的社会结构。同时,希腊城邦也并非都是海外商业型经济,以斯巴达为代表的多利安人后裔就延续了先祖的农耕传统而活跃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他林顿作为斯巴达人在亚平宁半岛的殖民城邦,自然同样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模式。故此,当罗马人的势力蔓延至意大利南部时,双方冲突不可避免。
      然而不同于陆路商贸经济,不同区域之间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势必相互合作、共同稳固商路安全。海洋贸易网络中,不同的地缘板块、贸易据点,乃至城邦港口都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这就造成了希腊人城邦顶多会因为部分利益而缔结同盟,难以整合为一体。所以当罗马人一步步走强并开始征伐他林顿时,除了邻近城邦之外,其他距离远的希腊人压根就不愿出手相助。当然,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是一个例外,这个希腊半岛北部边缘国家的君主是一个拥有和亚历山大大帝同样野心的人,农耕的社会传统、毗邻马其顿的地理位置等都让他拥有了一支军备充足、战力强劲、底蕴深厚的军队。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率领两万五千多将士出征意大利半岛,并很快与罗马人交锋。
      当皮洛士与罗马人交锋之后,跨海作战的他在前后两次战役中均击败对手,然而自身也伤亡惨重,其中不乏一些伊庇鲁斯重要将领和皮洛士的朋友。从此,皮洛士式的胜利被用以形容那些得不偿失的胜利。本土作战的罗马后勤庞大、兵源充足,又有拉丁同盟的支持,战争耐力远胜于伊庇鲁斯人。更为重要的是,伊庇鲁斯的农耕社会造就了一个金字塔式权力结构,皮洛士作为位于顶端的君主,习惯于蛮横控制,与当地希腊城邦的商业型风俗格格不入,很快就激起了同盟者的不满,最终不得不退出亚平宁、转战西西里岛。皮洛士之所以来到西西里岛,是受到了岛上希腊城邦的霸主叙拉古的邀请。叙拉古是希腊本土城邦科林斯的殖民地,因当地充斥着肥沃的火山灰,农业是其主要经济模式。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为了切断斯巴达、科林斯等敌对城邦的后勤补给,曾率海军远征西西里,并最终折戟沉沙,惨败于科林斯舰队之手。此后,叙拉古和其母邦科林斯(仅次于雅典的第二海军强邦)一样,开始兼具航运商贸和农耕经济,并主动出击意大利西北部的伊特鲁里亚人等竞争对手。然而较小的地缘空间、狭窄的战略纵深还是限制了叙拉古和西西里岛的发展,皮洛士时期的西西里岛西部已经被迦太基人所占据。然而和援助他林顿时一样,皮洛士虽然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获得了胜利,却在和谈尚未达成之时因粗暴干涉当地城邦的内政而激起公愤,并导致许多希腊人倒戈支持迦太基,皮洛士不得不在又一次击败迦太基之后达成和约,并退出西西里岛,途中遭迦太基海军袭击,战舰折损过半。此后皮洛士在此应他林顿邀请抵抗罗马人,却因兵力残存不足万人而首次遭遇陆战失败,并撤回到希腊半岛去了。

※ 角逐,西西里岛的两种价值 ※

      皮洛士的离开意味着地中海西部的希腊人势力,从此陷于被罗马人和迦太基人分别控制的境地,其中西西里岛就是双方共同看重的下一步目标。此时的迦太基人不仅占据了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东南侧地区,同时也控制住了科西嘉岛和撒丁岛这两大重要海上枢纽,西西里岛是他们进一步巩固海上霸权和贸易主导权的必然方向。当时的迦太基人已经控制了西西里岛西部,而罗马人却刚刚结束他林顿战争。以罗马人“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原本是不应该会对一个地中海岛屿感兴趣的,然而西西里岛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海上贸易中转站那么简单。当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人之所以要组织舰队远征西西里,就是因为岛上的埃特纳火山经常喷发大量火山灰,再加上地中海型气候的滋养,足以成为一个物产丰沛的粮食产地。
 
      正因如此,罗马人和迦太基人虽然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迦太基也存在部分“农耕”经济属性),却在皮洛士撤兵、希腊人势力萎靡之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导致迦太基和罗马产生正面碰撞的是“墨西拿事件”。原来,公元前288年一群叙拉古雇佣军战略了西西里东北角的墨西拿、宣布脱离叙拉古,并且四处骚扰附近城邦。终于,公元前264年叙拉古首领希罗二世决定清剿这批盗贼,导致这群雇佣兵同时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当时的罗马人同样遭受雇佣军的苦恼,甚至才清剿了这样一批盗匪,因此面对墨西拿的邀请踌躇不定,但对西西里早有鲸吞之心的迦太基却迅速派兵支援。迦太基意图控制西西里岛东部,从而获得进一步向东延展贸易网络的跳板。然而西西里的地理位置就在亚平宁半岛南侧不远,一旦善于航海的迦太基人坐拥此地,将对罗马本土构成严重地缘威胁。迫于地缘战略上的考虑,也因为不愿意失去一个潜在的粮仓,罗马决定出兵远征。

※ 置换,海军与陆军的演绎 ※

      当罗马人决定跨海出征之时,迦太基人也开始犹豫起来了。他们担心一旦封锁海面阻止罗马人前来,势必将罗马推向自己的传统竞争对手希腊人一方。更为重要的是,此时距离皮洛士战争(皮洛士是双方共同的敌人)结束不足十年,迦太基并不认为罗马人会成为自己日后的大敌。问题是罗马军队对西西里岛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心理,墨西拿的雇佣军更是倾向于罗马一方,所以很快墨西拿就沦为罗马的囊中之物。这些原先叙拉古的雇佣军之所以倾向于罗马人,是因为他们本就是在亚平宁半岛被招募的。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双方共同入局,包括叙拉古在内的希腊人显然也更倾向于罗马,对长期竞争对手迦太基报以深刻的敌意。最终,围绕整个西西里岛的争夺,双方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正面冲突。
      由于自身经济侧重于海洋贸易,迦太基拥有一支强劲的海军力量,其陆军基本都是从亚平宁半岛和希腊半岛招募的雇佣军。罗马则在连连征战中磨练出了一支强劲的陆军,但其海洋文化底蕴严重匮乏,直至公元前260年才为了西西里战事而勉强打造出一支拥有120艘战舰的海军舰队。不过当双方爆发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时,迦太基海军在米拉附近海域取得大胜。罗马之所以能够获得米拉海战(又称“利帕里海战”)的胜利,关键在于扬长避短。通过在船首安装接舷吊桥,罗马重步兵可以通过吊桥跳到迦太基人的战船上,从而使得海战演变成了陆战,最终取得胜利。因为这种吊桥加装了鸟喙式的铁钉,故而被称为乌鸦吊桥。此后,罗马舰队虽因对海上气象不熟悉等原因,导致屡屡遭至风暴袭击,损失惨重,却凭借农耕社会的坚韧底蕴一次次重新组建舰队,最终彻底掌握了制海权。
      为了彻底打垮对手,罗马人决定奔袭迦太基北非本土,并迅速登陆北非、攻占突尼斯,迫使对手求和。然而,罗马人的和平要求太过苛刻,谈判破裂之后迦太基人开始雇佣斯巴达人整顿军备。从布匿战争爆发到罗马登陆北非,迦太基人的陆军几乎都是雇佣或临时组建起来的,忠诚度或战斗经验都有存疑。战争的失利逼迫着迦太基人不得不开始考虑组建公民军队,并因此涌现出一批杰出军事将领,其中就包括巴卡家族的哈米尔卡。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尾声,哈米尔卡被派往西西里岛等地抵御罗马人,战果丰硕。然而此时的迦太基颓势已现,即便是哈米尔卡也无法仅凭己身力挽狂澜。终于,迦太基在内忧外患之下命令哈米尔卡·巴卡在西西里岛与罗马人签署条约结束战争。
      迦太基之所以难以支撑,是因为罗马人的围困战术以及迦太基海战的连续失利,导致前线补给困难、国库空虚。包括科西嘉岛、撒丁岛在内的众多迦太基雇佣军因为得不到后续军费而哗变。此战之后,迦太基地缘空间急剧萎缩、兵源雇佣范围和能力也大大缩水,这些迫使其不得不寻求新的战略方向,伊比利亚半岛顺理成章的变成了迦太基新的耕耘之地。经过了哈米尔卡、汉尼拔(哈米尔卡之子)等几任巴卡家族成员的运营,伊比利亚半岛俨然成为第二个迦太基了,巴卡家族麾下军队也成为迦太基最精锐的陆战部队。

※ 将星,战术与战略的博弈 ※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后持续了23年,罗马的海军实力虽然反超了迦太基,其陆战实力反而被迦太基反超,双方的海军陆军优势来了一个相互置换。不过也正因如此,当巴卡家族在伊比利亚半岛逐渐崛起,并拥有了强大陆战实力之后,罗马和迦太基新的冲突也就不远了。不同于第一次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是汉尼拔一次有预谋的长期计划。他首先剪除掉了罗马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盟邦,接着穿越比利牛斯山脉、横渡外高卢地区、翻越阿尔卑斯山,而后直抵亚平宁半岛,并利用当时半岛上诸多对罗马人不满的族群,展开了一场战术与战略的双重博弈。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大多数时刻,罗马和迦太基对阵的双方都分别是各自的两个家族,即汉尼拔所在的巴卡家族和罗马西庇阿家族。两个家族都是人才济济,其中巴卡家族除了父亲哈米尔卡和儿子汉尼拔以外,还有汉尼拔的两个名叫哈斯德鲁巴的弟弟;西庇阿家族更是老西庇阿、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一共两代三人皆为名门将星,其中汉尼拔的主要对手是大西庇阿。依照汉尼拔的想法,巴卡家族镇守伊比利亚挤压罗马人西翼,自己一方面勾连马其顿人压迫罗马东翼、另一方面通过在亚平宁半岛的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将其重新打回到邦国林立的局面,再加上北非的迦太基本土,就足以构成一个针对罗马共和国的战略合围态势,然而汉尼拔的想法被罗马人和迦太基人联手破灭了。
      得知汉尼拔奔袭意大利本土的消息之后,罗马人的确将行驶至西西里岛、准备远征迦太基的军队撤回了,但出征伊比利亚半岛的老西庇阿却在回防的同时派遣自己的弟弟继续率领主力继续向伊比利亚进发。此后,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屡战屡胜,并因此笼络和争取到了诸如凯尔特人(内高卢人)、希腊人、萨莫奈人等族群的结盟或中立态度。只是随着大西庇阿凭借罗马的海军优势攻占了伊比利亚之后,汉尼拔后路已断,就只能寄希望于迦太基本土了。只是当汉尼拔转战亚平宁,竭力构筑针对罗马的战略囚笼之时,迦太基本土贵族为防止巴卡家族在伊比利亚地区坐大,不仅没有提供有力的支援、反而派遣官员安插在伊比利亚的官员体系中,直至后来罗马再度奔袭迦太基本土才后悔不已。
      面对汉尼拔长期的侵扰,罗马人曾采取正面抗衡、费边战略(以土地换时间的拖延战术)等手段,但前者力不从心、后者损耗太大,都不是长久之策。虽然罗马本土凭借完善的城池防备和深厚的兵源底蕴,一次次的重新动员军队用于同汉尼拔周旋。但长此以往,损耗更大的还是罗马,因此大西庇阿在攻陷伊比利亚的新迦太基城、剪除巴卡家族根基之后,再度出手直接奔袭迦太基本土。为了进一步削弱迦太基方面的陆战力量,大西庇阿通过收买、离间和游说等方法挑拨迦太基盟友,位于北非腹地的游牧属性努米底亚人,并成果撬动大部分努米底亚人加入罗马军队作战,强化了罗马轻骑兵的力量。正所谓“攻敌所必救”,加之失去了战略后方的汉尼拔已经失去了继续待下去的意义,终于在公元前203年撤离意大利半岛,两年之后双方签署和约,规定了一系列针对迦太基的苛刻条款,并需要支付罗马巨额战争赔款,分50年还清。

※ 披靡,“农本”向“商本”过渡 ※

      经历了两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不仅成为地中海西部的霸主,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海陆军战术、战略外交等素质。更为重要的是,罗马从此成为地中海商业贸易的主导者,其经济属性开始发生剧烈变化,从原先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模式的“农本”社会逐渐过渡到以海外商业贸易为主流的“商本”社会。此后,罗马人逐渐取代了迦太基人和希腊人的角色,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仲裁者,并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发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第一次发生于汉尼拔征战亚平宁之时)。此后,罗马人一方面在埃及(托勒密王朝)、塞琉古王朝、本都、帕加马王国和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等一众希腊人势力间玩起了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戏码,另一方面却也时刻警惕着逐渐恢复的迦太基。公元前149年,恰逢迦太基50年赔款期间结束,罗马再度发起对迦太基的侵犯,同年出兵马其顿。此后不久,马其顿等爱琴海沿岸地区相继被罗马征服,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
      在几乎同时剿灭了迦太基人和希腊人的势力之后,罗马进一步巩固了地中海霸主地位,社会经济结构也因此发生剧烈变化。曾经积极入伍的罗马农民们,在退伍之后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土地早已被贵族兼并了。破产农民和贵族地主之间的矛盾迅速加剧,罗马军队的兵源也随之面临巨大挑战,并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以及骑士派和元老派的斗争。到了公元前107年,在平民派(以破产公民阶层为主)的支持下,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推行募兵制以解决兵源日益匮乏的局面,为后来罗马帝国武人乱政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共和时代的罗马具有浓郁的农耕社会属性,并基于土地分配形成了一套稳固的金字塔型权力体系。正因如此,即便罗马人在遭遇皮洛士、汉尼拔等敌人屡屡战败,最终还是可以凭借深厚的战争底蕴反败为胜。通过皮洛士战争和布匿战争,罗马的社会结构占据优势地位,并通过学习对手提升了自己的军事素质和战略能力。然而也正是布匿战争改变了罗马的经济体系,一方面增强了它对地中海周边的掌控欲望,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剧变,从而引发政治、军事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此后罗马历史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