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罗马共和史 > 开战百余年的三次布匿战争
2018-01-16

开战百余年的三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41年的一天,在西西里岛的西面,碧绿的海水像丝绸一般柔和,微荡着涟漪,真是美极了。
      突然,一排排高大的战舰出现在海面上,打破了这海面的平静。只见一百多艘战舰,有高达五层的,也有三层的。这些战舰与众不同的是它们的舰首都有像小桥似的东西。
      在海面的另一个方向也隐约开来许多战舰。战舰上站着一位司令官模样的人。听到有人报告前面发现战舰时,他便踏上甲板向远处望去,脸上浮现出异常傲慢的神色。
      眼看两面的战舰越来越近,负责瞭望的士兵问道:“请问司令官有何指示?”
      司令官胸有成竹地说道:“继续前进,加速冲撞!”
      只见这边的战舰猛烈地向对方冲过去。当双方即将接近时,士兵们投掷起石弹和长矛,并射出密集的箭雨来。
      前方的战舰在对方战舰冲来时,不但不掉转舰身,避开对方的舰首,反而向对方靠近,接着就将舰首高悬的小桥放了下来。瞬间,那小桥就将对方的战舰勾住了。
      接着,前面的士兵一窝峰似的通过小桥冲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顿时,海战变成了陆战,士兵们展开了肉搏战。对方战舰上的士兵没有准备,顷刻间,被击沉了数十艘战舰。
      在这场海战中,战胜国是罗马,战败国是迦太基。
      罗马征服南意大利后,和北非强国迦太基的势力圈开始相交,交接点就是西西里。公元前264年,迦太基与罗马因争夺西西里岛上的麦散纳而撕破脸皮,公开宣战了。
      战争足足打了二十三年,罗马曾多次遭受惨重失败,有一次竟损失了十万海军。即使如此,罗马仍然毫不气馁,从海战中学习海战,并在山穷水尽时,不惜向所有富裕公民借债,凑钱重组舰队。
      原来,罗马已占领了西西里岛的大部分,但迦太基人经常袭击意大利的沿海地区。罗马不得不迅速造了一百艘五列桨的和二十艘三列桨的新型战舰。由于新建的舰队毕竟缺乏海战经验,必须发挥自己陆战的长处,因此在每艘战舰上安装了“接舷吊桥”,吊桥的一端设有钩子,两侧有栏杆。当这种战舰与敌舰靠近时,便放下吊桥,搭在敌舰的甲板上,使罗马士兵从吊桥上冲过去,在敌舰甲板上消灭敌人。这样,罗马的新型战舰弥补了罗马士兵缺乏海战经验的弱点。
      这次海战的失败也并非迦太基军队的末日,但迦太基的贵族却没有罗马公民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不愿掏腰包建造新舰,宁愿割地赔款。于是,双方签订了和约,迦军退出西西里,致使该岛成为罗马的第一个海外行省。由于罗马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次战争在历史上又叫第一次布匿战争。
      迦太基虽然战败了,但却未被摧毁,以哈米尔卡为代表的贵族千方百计要报仇雪恨。公元前237年,从战败中恢复过来的迦太基决定出兵西班牙,一方面用来补偿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岛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取得一个同罗马进行新战争的前沿基地。
      公元前221年,哈米尔卡的儿子汉尼拔接替迦太基在西班牙的统治。此时,伊伯洛河以南地区只有萨干特还没有被迦太基征服。
      公元前219年春,汉尼拔包围了萨干特,围攻八个月后,占领了该城,将幸存的居民变为奴隶,将大部分掠获物运回迦太基。
      萨干特早在公元前226年已和罗马结盟。罗马立即派使节团前往迦太基,要求交出汉尼拔,迦太基拒绝了。于是,罗马对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了。
      罗马正准备派兵远征非洲时,汉尼拔于公元前218年春天率领九万步兵、一万二千骑兵和三十七头战象向意大利进军了。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除了遭到山地居民的袭击外,还遇到了冰封的悬崖绝壁,以致人马和战象常常跌进无底的深渊。
      汉尼拔用高卢人补充自己的军队,战胜了罗马调集的阻击队伍。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军,通过托斯堪沼泽,绕到罗马军队的后方,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汉尼拔乘坐的最后一只战象死掉了,他本人还损伤了一只眼睛。
      公元前217年,罗马追击汉尼拔的军队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遭到汉尼拔军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一万五千人被歼,几千人被俘,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也在这次战役中死去。罗马城内一片恐慌,元老院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罗马选举瓦罗和包路斯为执政官,率军与汉尼拔决战。
      这时,罗马在军事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服军役的人一切都由国家负责供应。配置阵势则根据年龄和受训练的程度:第一排是年轻的投枪兵,第二排是较有经验的主力兵,第三排是最有经验的老兵。战斗开始时,先由第一排士兵把投枪投向敌人。这种投枪长约两公尺,装有尖利的铁头,足以刺穿敌人的盾牌和铠甲。如果遇到敌人顽抗,第二排主力兵就进入前线,形成坚强的战阵,用双刃短剑、短刀进行白刃战。要是还不能取胜,便投入第三排的老兵。军队不论驻扎在哪里,即使只住一宿,也必须挖壕筑墙,防备敌人的袭击。军队有严明的纪律,不执行者立即处死。
      决战前,只见两军对垒,各约四万,旗鼓相当。汉尼拔的中央部分由二万高卢人和西班牙人的步兵组成,仅有的三头战象分别布置在步兵方阵的两翼前方,用来对付骑兵。紧挨步兵两侧的是骑兵主阵。
      罗马将四个军团步兵布置在中央,两侧再各安排一个附属的步兵方阵,共二万人。四千骑兵面对敌人的骑兵,与步兵方阵摆齐。其目的显然在于中央突破,两翼只限于保障己方不致被敌人包围。
      决战时,罗马兵团威风凛凛,有节奏地拍着盾牌,敲着军鼓,保持队形的整齐。迦太基军也不示弱,在口号声中集中全力迎了上去。骑兵和战象最先厮杀在一起。开始时,罗马士兵看到庞大的战象,有些胆怯,可是严明的军纪迫使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于是只有拚命向前。随后,双方的步兵杀成一团。双方像两头顶角的公牛,都竭尽全力要将对方顶垮或顶走。
      结果,这一仗大长了汉尼拔的志气,大灭了罗马军团的威风。山南高卢的居民见罗马战败,纷纷倒向迦太基一边,残余的罗马军逃出重围,幸免于难。
      罗马为了保住自己的城市,立刻采取措施:十七岁以上凡能拿起武器的男子全部应征入伍,并将八千名奴隶编入军队,宣布谁杀死一个敌人,谁就可以获得自由。罗马的公民兵制度在战争中显示了优越性。罗马公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踊跃从军。这样,罗马从危机中逐渐恢复了元气,采取迂回分化策略,于公元前211年攻下加普亚,随后收复了坎佩尼亚等一些城市。
      公元前202年,罗马与迦太基的军队在迦太基城以南的扎马展开会战。罗马军在努米底亚骑兵的支援下战胜了迦太基军队。汉尼拔遭到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失败。后来,他逃到了叙利亚。
      第二年,迦太基被迫求和,和约规定: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除保留十艘三列桨船外,其余船只一律交与罗马;赔款一万塔兰特,分五十年付清;非得罗马允许不得与任何国家交战。
      为保证履行上述条件,迦太基被迫交出一百名贵族子弟作人质。从此,迦太基沦为罗马的附属国。罗马取得了西部地中海的霸权。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经过半个世纪,迦太基逐渐恢复并发展了与东方及埃及的贸易。罗马担心迦太基复兴,罗马元老加图每次在元老院发言时总是说:“我认为迦太基必须被消灭。”
      罗马为制造战争借口,怂恿努米底亚侵袭迦太基。公元前150年,迦太基和努米底亚发生冲突。罗马借口迦太基破坏了公元前201年的和约,对迦太基宣战,于是点燃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的战火。罗马军队刚在非洲登陆,迦太基政府就派使者向罗马司令官求和。罗马要求对方全部缴械,迦太基照办了。罗马人又提出了蛮横无理要求:迦太基城必须拆毁;居民撤到离海岸十五公里以外的地区去。迦太基无奈,重又奋起抗战。他们杀死了乞降的元老,释放奴隶编入军队,日夜制造武器,甚至妇女的头发也剪断作了弓弦。罗马军队围困了两年,一无所得。
      第三年,城内因饥饿和疾病削弱了抵抗力量,罗马付出重大代价攻进城内。他们放火将城市焚烧了十六个昼夜,并在被毁城市的废墟上犁出一条沟,表示这是该诅咒的“罪恶的土地。”罗马将劫后余生的五万居民全部卖为奴隶,将迦太基领土划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长达一百余年的布匿战争结束了,迦太基遭到了彻底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