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明朝历史 > 明朝灭亡前与英国爆发的一次冲突
2019-04-02

明朝灭亡前与英国爆发的一次冲突

      自从伊比利亚半岛被基督徒二次征服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所掀起的大航海时代便开始绕过奥斯曼帝国占据的交通要道,前去探索此前欧洲人所未知的世界。15、16世纪的海洋主要被这两个国家所主导,然而到了17世纪的时候荷兰和英国却后来居上。
      公元1604年,荷兰人来到了广州,而随后的1635年英国人也抵达了中国港口,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统治之下。然而英国商船始一到达便遭遇到不好的境遇,形单只影的英商被明朝当地官员勒索了许多钱财,却并未运回多少货物。
      为了进一步扩大同明朝的商贸往来,争取对自身更为有利的条件,许多英国商人选择联合起来,组建了葛廷联合会以游说英国和中国的上流官僚阶级。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同意给予商会对话贸易特权,并且还以国王个人的额名义参股了一万英镑。1636年,葛廷联合会组织6艘货船来到了中国。然而当时的航海条件有限,技术水平远不如后世精湛,等到商会船队来到澳门之时,已经是一年多以后了。
      当船队最终到达广州之后,并在广州明朝官员的要求下等待了一周左右时间,然而明朝官员其实并不想真的同英国人做生意,他们调集来明朝水师压制英国船队,并从陆地炮台轰击商船。一时间双方战火燃起,英国船队迅速悬挂狮旗、狂奔明朝炮台方位进行反击。不过此时的英国船队并不想让冲突扩大,因此委托当地渔民向广州官员置信表达希望继续贸易的愿望。
       当贸易最终顺利结束之后,即将归国的英国商队再次遭到明朝军队的袭击。这一次是携带油料的火船,然而多年来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奥斯曼人进行的海上较量,促使英国商人的敏锐程度远超明朝官员的预料。英国人及时斩断缆绳的举措逃过了火攻的风险。随后商队为了营救广州城内的英人商队人质而主动对炮台发起进攻,这促使明朝水师虽占据数量优势却惧于英国舰船战力而不敢妄动,最终成功赢回人质。
      到了1637年底的时候,英国人在离开前同明朝广州地方官员签订了一项条约,在这份条约中规定英国商人可以通过支付给明朝皇帝两万辆白银、四门大炮和五十支火枪来换取在中国进行贸易和居住的特权,并且可以相仿葡人在澳门的方式一样建立永久性商馆。
      这次明朝和欧洲的碰撞已经不同于此前葡萄牙人占据澳门的情形了,期间明朝官员处于对海患、海禁的过渡敏感,明显将英人商船当作了有一定海寇性质的流动武装来对待。然而在双方的两次武装交锋中,明朝全面落入下风,被战术、舰船装备先进的英国压着打,这也反应了中国在此时的海洋力量已经落后于欧洲,预示了此后几百年的世界格局变动。
      就在此次冲突过后不足3年,英王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英国随后陷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内战泥潭之中,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后才宣告成功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并未履行前文提及的那个条约。而冲突不足7年之后,明朝宣告灭亡,南明政权虽然一直坚持到了1683年,却也不可能有精力去处理那份微不足道的条约了。
      然而明英的这次冲突虽然微小,但在冲突发生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两国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岔路口。继承明朝政治制度的清朝在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的方向越走越远,而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则最终力压欧洲其他列强,成为雄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这样的格局直到20世纪冷战爆发之后才被大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