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北洋民国 > 北洋政府初创之时的袁孙斗法
2018-06-19

北洋政府初创之时的袁孙斗法

      大清经过了最后的垂死挣扎,终于寿终正寝了。
      可这大清虽然亡了,然而袁世凯却还是没能如愿当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总统。不过大家不要误会,这并非是因为革命党人不讲信用——实际上革命党人很守信,他们表示既然大清已亡,那袁公还请您早日南下,以便就职。
      袁世凯表示南下是不可能南下的,这辈子不可能南下的。放弃做大总统又不会放,就是在北京继续抓着兵权搞独裁这种,才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进北洋感觉就像回家一样,里面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的!
      世凯极愿南行,畅聆大教,共谋进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维持,军旅如林,须加布置。而东北人心,未尽一致,稍有动摇,牵涉全国,诸君皆能洞鉴时局,必须谅此苦衷。
      孙中山表示你不来没事,反正我离职咨文中写的清楚,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你啥时候来我啥时候走。你一天不来我一天不走,一辈子不来我一辈子不走,看咱俩谁先动……
      袁世凯表示我不动,有招你想去吧!不过明面上他当然不能这么说,他对外的说法,是北京基础设施完备、又是传统政治中心,比南京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还有啊,洋大人们的使馆都在北京,蒙古跟北方各省也还没完全平定下来,你非让我去南京,考虑过这些人的想法没有?
      考虑到袁世凯在当时中国的声势不做第二人想,因此这个说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社会名流、各国大使乃至广大媒体的一致认可:这话没毛病啊!
      金陵南服偏倚之区,备有五害,岂可以为首善之区哉!谋国事者,当规度利弊,顾瞻会势,而不可以意气争也!——章太炎、张謇等人致南京参议院论建都书
      孙中山表示行,造势?我也会!蔡元培宋教仁,你们去北京恭迎袁大总统进京!看袁世凯到底来不来!
      那么袁世凯来不来呢?
      袁世凯表示我当然是愿意来的啊!哎哟,你们竟然还派人来接我,真是让我不好意思……那什么,欢迎!赶紧欢迎!
      1912年2月27日,宋教仁等人抵达北京。一下火车,这帮人就吓了一跳——北京城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袁世凯热情洋溢的表示自己已经规划了南下路线,咱们收拾收拾,即刻启程!
      迎袁专使们觉得自己经历的这一切恍如梦幻——自己一来袁世凯就答应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顺利的差事么?得嘞,咱们好好休息一下,准备出发吧!
      结果这一休息,出事了。
      2月29日晚,北洋第三镇忽然哗变,用大炮轰开了北京程门,进城大肆纵火劫掠,甚至闯入迎袁专使下榻处舞刀弄枪。蔡元培这些人哪见过这个,吓得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而各国驻军一看这哪成啊!马上以维持秩序的名义纷纷出动,一时间北方战云密布,眼瞅着就是一场大乱。
孙中山
      关键时刻,袁大总统又一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果断出面,稳定了局势——而那些作乱的宵小之徒,自然被大总统天威震慑,乖乖的偃旗息鼓了。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再次表示实在不是兄弟我不肯南下啊!只是你看这局面……我也下不去啊!
      这种状况下,洋大人、各地军民及媒体纷纷表态,对孙中山等人不顾大局非要袁世凯南下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关键时刻,段祺瑞等北洋将领再度发声——孙中山你们有完没完?有完没完!
      若徒事无理的争执,功亏一篑,更召灭亡,谁尸其咎?各方面观之,临时政府必应设于北京,大总统受任必暂难离京一步。——北京段,姜、冯三军统通电·黎付总统政书·卷八
      最倒霉的是,被吓坏了的迎袁特使们竟然也表示:不行……不行就定都北京吧,可别折腾了!
      北京兵变,外人极为激昂,日本已派多兵入京,设使再有此等事发生,外人自由行动,恐不可免。培等睹此情形,急议以为速建统一政府,为今日最重要问题,余尽可迁就,以定大局。
      洋人反对、地方大员们反对、实力将领们反对、社会媒体们反对,甚至连自己派出的迎袁特使都打了退堂鼓。孙中山就是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确实得认输了。
      1912年3月10日,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定都就职之争告一段落,袁世凯正式宣誓就职。
      不过孙袁两人的斗法可没随着袁世凯的就职而结束,3月11日,孙中山马上抛出了新鲜出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临时约法里最要命的一点,就是它施行的是“责任内阁制”。
      从理论上来讲,肇始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一种“形式上有国家元首、而实际上由政府总理负责的行政机关体制”,而孙中山在位时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总统制则效仿美国,是一种“令行政机关的职权,集中于行政元首的制度”。本来孙中山是顶支持总统制的一个人,然而面对眼下的局势,也只能痛下决心,从根本上制约袁世凯的权力。在孙中山等人看来,你袁世凯就算坐了大总统又能怎样?临时约法一出,你还不是个虚位傀儡么!
      然而此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为了制约袁世凯而仓促出台的临时约法,竟然会成为日后十几年里民国政治一再动荡的根源之一。不过眼下袁大总统还顾不上这事,他的当务之急,是改镇为师跟组建内阁。
      改镇为师实际上是对民国军队的一次重新调整,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军制十分混乱,新旧军队层次不齐,编制不一。而袁世凯急需通过这次军制改革来厘清自己手上的基本盘,顺便敲打一下不受自己控制的那些队伍。这次改制之后,原北洋第一到第六镇,重新命名为近畿陆军第一到第六师;除此之外,前清留下来忠于中央的部队被改编之后又形成了六个师。这十二个陆军师构成了袁世凯手中的基本盘,其师长大多都是北洋故人,袁世凯指挥起来如臂使指,最后甚至在军队里搞起了拜堂口表忠心的一套把戏
      北方各军官源于小站,故袁总统为北军之父母,今我北方军订互约三事,从者签名,不从者用武力对付。一、袁总统为北方各军之父母,无论何人,有与袁总统反对者必出死力与之抵抗;二、大总统有统辖海陆军全权,凡我军人,只知有总统,不知其他;三、凡我军人当绝对的服从总统命令。——袁总统之军事秘密·民国新闻1912年8月19日
      而之前在辛亥革命中为袁世凯上位立下了悍马功劳的几位北洋将领,此时也早已是水涨船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级将领——冯国璋任总统府军事处处长,掌握袁世凯的贴身禁军;段芝贵任拱卫军总司令——你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北京警备司令这么个职务;而段祺瑞则出任了陆军总长,节制全国陆军。为了推动段祺瑞上位,袁世凯不惜与革命党人撕破脸皮,硬生生的逼走了黄兴。
      也许有人会问,北洋三杰不是龙虎狗么?那王士珍哪去了?
      原陆军大臣王士珍同学,因为不爽清帝退位,回家去了……
      厘清了自己手牌的袁世凯觉得自己现在很稳,非常稳:内阁总理唐绍仪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陆军总长段祺瑞是自己带的兵;全国最能打的队伍都在自己手里——自己这大总统根基稳固大权在握,现在就等着把南方这些革命党的军权一削,然后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啦!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孙中山在临时约法里给袁世凯埋下的定时炸弹,终于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