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两河城邦时期 > 纳吐斐文化与耶利哥城
2017-12-11

纳吐斐文化与耶利哥城

从旧石器终期至新石器时代之突破

 
      约旦、以色列与叙利亚高地乃“山侧回旋镖形地带”的西翼,也是从旧石器终期至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被梳理的最清晰的地方。这得归功于一系列专家:英国考古学家多萝西·安妮·伊丽莎白·加罗德(1892-1968)与英国古生物学家多萝西娅·米诺拉·爱丽丝·贝特(1878-1951)。她们为史前的古地中海东海滨奠定了下旧石器时代、中期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终期的序列。这个框架澄清了“山侧回旋镖形地带”西翼的史前文化发展顺序,后佐以丰富的出土资料。相形之下,“山侧回旋镖形地带”东翼发展的连贯性就没有那么清楚。
      加罗德与英国考古学家弗朗西斯·阿德里安·约瑟夫·特维尔-彼特(1901-1941)在今以色列的克巴拉洞穴进行了挖掘,确定了克巴拉文化乃古地中海东海滨旧石器时代上期文化的尾声,距今1.8万至1万年前后。克巴拉为恩华以后的排序就是纳吐斐文化,属旧石器文化终期与向新石器时代之过渡。
      山侧地带西翼的“纳吐斐文化”一词为加罗德发明,乃旧石器时代终期与新石器时代的门槛。碳14测年将纳吐斐文化置于更新世至全新世之过渡期,其时段为距今1.45万至1.15万年前。纳吐斐文化的生活形态是半定居、渔猎与采集,工具有磨制石器、燧石镰刀、研钵和研杵、骨制鱼叉与鱼钩,并出现储藏粮食的地穴。以色列北部的马拉哈泉遗址乃纳吐斐遗址,具有定居形态的打猎采集经济,居住于半地下,呈现圆圈形,已有驯狗的迹象。圆圈形乃最早的住处形态,它终将会朝长方形的形态演进;长方形的构筑一般摆脱半地下形态,且方便屋宇连接,成为城镇聚落的雏形。这个形态的构筑多半标示农耕经济的确立。
耶利哥城
图 耶利哥城今况
      另一位英国女士凯瑟琳·玛丽·凯尼恩(1906-1978)于1952-1958年间挖掘了耶利哥,该遗址有纳吐斐的开端,始于距今1.1万年,至今仍有人居住,乃史上居住期最长的城市。凯尼恩在耶利哥的研究促成她的“前陶期A”和“前陶期B”的分类法。无陶期新石器时代上承旧石器时代终期的纳吐斐文化,下接使用陶器的耶尔穆克文化。承接加罗德与贝特对旧新石器文化过度的条理之梳理,凯尼恩也赋予新石器文化发展以阶段性。鲜为人知者:她仿前陶期之分为A与B,另设有陶期A与B。
 

新石器文化分无陶期与有陶期

 
      根据凯尼恩在耶利哥的分类标准,该地“前陶期A”(前11500-前10500)生活形态包括下列特征:
        其遗址比先前的纳吐斐遗址面积大;
        构筑采取圆形、石地基、磨石子地、不经烘烤的泥砖墙;
        有粮仓的构筑;
        用烧热的石头烹饪;
        广泛依赖动植物的驯养化;
        死者与活人“同住”,死者埋在地基下,或墙壁间。
耶尔穆克文化的方形构筑
图 耶尔穆克文化的方形构筑
      耶利哥“前陶期B”(前10700-前8000)生活形态的特征则如下:
        进一步依赖被驯养化的动植物;
        全新的燧石工具;
        构筑采取长方形、地板涂上厚厚地熟石灰;
        黏土地板的应用可能导致陶器的发明;
        丧葬习俗无改变,仍死者和活人“同住”。
 
      耶利哥遗址也呈现了从圆圈形构筑朝长方形的形态之演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聚落。
      1974年在约旦境内发现的噶扎里泉(前9250-前7000)遗址又替无陶新石器时代增添了“前陶期C”的尾声。它具地域性特色:从“前陶期B”已经开始转而偏向驯养动物,并与西奈半岛东侧内盖夫沙漠的旧石器终结期之狩猎文化融合,成为后起的“换阿拉伯游牧-放牧复合体”的背景。这是与城居文明分道扬镳的另一种文明形态,对西南亚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至为深巨。
      两河流域的城居文明只是西南亚古文明之月亮的阳面,“环阿拉伯游牧-放牧复合体”则是西南亚古文明之月亮的阴暗面。
      按照西南亚史前史的发展典范,1949年,在以色列境内的“戈兰高地”的挖掘首次确定了用陶的耶尔穆克文化,乃今以色列境内最早的有陶新石器文化,距今约8400-8000年前之间。
      一个偏离尚书英国学者奠定的典范的例子:日本绳纹时代贯穿旧石器晚期、细石器至新石器时代,从公园前14000年至前400年。换而言之:陶器的发明先于农业!在不定居也不需要大量储备容器的渔猎社会,丝毫没有发明易碎的陶器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