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1492年格拉纳达战役后,西班牙结束了数百年的收复失地运动,将阿拉伯人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之后,基督徒的威胁开始逐渐聚焦在巴尔干半岛一处。更为重要的是此时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因奥斯曼帝国阻隔商道,开启了一项划时代的举措,那便是发起大航海去探索新航路。

从15世纪中叶开始,每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奥斯曼军队都会海陆并进的朝着欧洲方向扩展领土,可随着欧洲近代化进程的加剧,奥斯曼人越来越占不到好处了。公元1596年,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发生了克雷斯茨战役。这场冲突的缘由是因为双方曾在3年前的克罗地亚地区发生过一次冲突,这最终演化为双方的正面战争。同往常一样,奥斯曼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却应该损失过大而结束战斗。这对于土耳其人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惨胜,是一次得不偿失的买卖。那么曾经雄霸近东百余年的奥斯曼帝国为何在此时面露败像了呢?

欧洲诸国大多是自西罗马崩溃后,在其上建立国家的日耳曼、斯拉夫和凯尔特蛮族后裔。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文明整合,一个以基督教、古希腊罗马文明和蛮族习俗三合一的欧洲文明体系诞生了,但是这些国家同样具备了这三样文化的弱点。法兰克传统导致中西欧地区始终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纷争不断的各国矛盾重重,最终造成他们所建立的同盟很容易被奥斯曼人拆散。

战国时,秦齐相王,并称东西两帝。秦国稳住强大的齐国,得以顺利实施一扫天下的壮举。当时实力强大的法国便是奥斯曼眼中“远交”的最佳盟友,而近在咫尺的奥地利则是“近攻”的最佳标靶。通过如此巧妙的外交手段相配合,奥斯曼得以通过看起来更加罗睺的军队一次次击败更为先进的对手,甚至当时奥斯曼帝国军队中的许多新式军队本身就是基督教世界变节过来的基督徒,这也促使了奥斯曼苏丹对异教徒显得尤为宽容。

此时的西班牙已经掌握了中美洲墨西哥白银产地,西班牙的白银不仅通过菲律宾等南洋地区流入中国明朝,同样也大规模传入了欧洲。这轮全球性的白银贬值危机造成了许多地区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体系崩盘。当时的欧洲业已建立相对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和银行业,当欧洲的君王们大举借债之时,奥斯曼帝国的各地领主却只能宣告破产。奥斯曼帝国中枢自身的财政就捉襟见肘,自然无法扶持这些地区领主。可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是通过募兵制保证的,这种将领主和士兵挂钩的体制在领主破产之后同样趋于崩溃,并造成奥斯曼开始出现兵源匮乏的局面。

正因如此,所以到了16世纪后半叶时,奥斯曼极少发动陆地进攻,他们将主攻的期望转移到海军上。然而海面上,奥斯曼帝国同样失去了优势地位。此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技术早已蜕变,这两个长期专注探索新大陆却同时对穆斯林统治心存忌惮的国家终于将獠牙对准了地中海东岸。

当奥斯曼人企图通过战争掠夺转嫁经济危机之时,其他国家也在用相同的想法讨伐奥斯曼。于是一支协调性不佳但素质较高的基督教联军和一群占据人数优势但素质较低的奥斯曼军队之间爆发了克雷斯茨战役。此战的过程相对复杂,但简单来说却是奥斯曼军队在自身战损超过对手的情况下以多胜少,并且在自身元气大伤的情况下未能消灭对手有生力量。

此后奥地利和西班牙需要应付尼德兰叛乱和三十年战争暂时放弃了反击的行动,而奥斯曼也因为东方战线和内部叛乱而停息欧洲方向的刀兵。不过当哈布斯堡王朝重整旗鼓之后,新一轮攻势之下的奥斯曼帝国溃败不堪,丧失了巴尔干地区的大片领土,并在两个世纪后毁灭于固步自封的守旧政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