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夏朝历史 > 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政权为何都不长久?
2019-06-25

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政权为何都不长久?

      约公元前2070年,夏启继承了大禹的君位,进一步巩固了夏族对华夏地区的统治。其中居于中央统治地位的夏朝王室被称作为夏后氏,而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在经历了大禹时期的治理水患、涂山之会、会稽会盟和夏启时期的甘之战、钧台之享等事件之后,华夏族群完全确立了夏启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在大禹的父亲鲧的时代,他们的部落还叫做有崇氏,而到了大禹执掌天下之时,却给自己的部落起了一个逆天的名称。夏后氏,这其中的“后”字,与“司”同源,均为掌管的意思,夏后氏就是“掌管诸夏族群的王族”之意。
      然而有如此威势的夏后氏,却在夏启死后,夏朝仅仅世袭二代就出现了一次巨大危机,遭遇了太康失国的重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当时如日中天的夏后氏遭遇险些覆亡的危机呢?这还需要从夏启晚年开始说起。

夏启骄奢和武观叛乱削弱夏后氏

      夏后氏在帝舜时期,通过大禹治水,与洪水泛滥沿线的部落建立了十分亲近的联系。到了大禹继位之后,又通过征伐三苗等一系列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夏后氏的威势。到了大禹去世之时,即便大禹曾表达了让位给伯益的意思,但各地部落领袖却大多前往禹之子夏启之处朝拜。就这样,夏后氏的权势促使伯益让国给夏启(有伯益主动让国和夏启讨伐两种说法),继而等到夏启通过甘之战平定了西部边陲有扈氏叛乱之后,夏朝的王权势力已经完全盖过了氏族首领共治的力量。一言九鼎的夏启到了晚年,逐渐开始贪图享乐,对朝政逐步懈怠起来。
      晚年的夏启一方面骄奢淫逸,导致不少地方遭受夏后氏压迫的方国和部落渐渐不满夏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他懈怠朝政,导致五位王子为了争夺王位,有了更大的空间。最终五子武观因为瞧不上太康等四位哥哥的才能和德行,先是和祭司勾结意图陷害太康,后来更是直接起兵反叛。武观之乱虽然历经数年,最终被平定下来,但这场险些攻破夏朝都城的战争,依旧重创了夏后氏的核心力量。等到夏启病逝之后,太康接掌的夏后氏已经远不如夏启时期那般强大了。

各地方国势力的崛起

      经历了大禹、夏启两代君主的努力,诸如防风氏、三苗、有扈氏等均遭到了削弱。然而太康继位之后,延续了夏启晚年的风格,继续贪图享乐且不思朝政。夏后氏的压迫激起了许多方国的不满,其中东方的东夷族群虽然很早就被纳入华夏体系范围之内,却依旧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东夷族中的有穷氏在太康时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太康对朝政的懈怠比夏启晚年更甚,他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甚至在这种危机局势之下,竟然还外出狩猎数月不归。有穷氏的首领叫做羿,比较有意思的是帝尧(一说是黄帝后裔,一说是东夷族部落)时期也曾有一位射师叫做羿,通常称之为大羿。大羿射日的故事被认为是影射帝尧时期对东夷的“十日”部落进行的一次征伐。大羿很有可能是帝尧时期善于射箭的有穷氏首领,而“羿”很可能是有穷氏首领的尊号。总之,当太康所统领的夏后氏逐步丧失了天下威信之时,东方东夷族善于射箭的有穷氏逐渐崛起了。

太康的政治素养低下

      太康在位时期,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却始终不问朝政。一方面继续压榨各个部落,以维持自己继续享乐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却对危若累卵的时局置若罔闻,浑然不觉危险即将来临。
      当时夏朝内部矛盾重重,武观之乱的影响尚未消除,各地方国的叛乱此起彼伏之时。太康竟然不坐镇王城,整顿朝务,反而外出狩猎数月。这让有穷氏部落看到了机会,出兵阻断了太康的归途,并射杀了太康(另有一说是在阳夏之地筑建一座土城居住,后抑郁而死)。自此,有穷氏攫取了夏朝的权势。这一代的羿也因此被冠以“后”字,被称为“后羿”。因为有穷氏是东夷族群的一员,因此太康失国也被称作为东夷乱夏。在现代考古工作中,人们在新砦遗址(横跨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可能为夏启之都,遗址测年为公元前2050-前1750年)发现了一批不同寻常的文物。在疑似夏朝都城的地方,人们发现了许多具有明显东夷族海岱文化特征的文物,而文物的年份与史书中记载的太康失国年代大致一致,故而有学者推测这一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当初有穷氏代夏的典故。

后羿重蹈太康的覆辙

      有穷氏部落攫取夏朝的政权之后,并不能坐稳江山,于是扶持太康之弟仲康成为天下共主,并逼迫夏后氏每年向有穷氏纳贡。经过数年修生养息之后,仲康觉得夏后氏的实力有所恢复,于是拒绝继续纳贡,并要求有穷氏恢复向夏后氏纳贡。仲康的行为激怒了后羿,于是战事再起,仲康战败后被后羿软禁至死。此后后羿又扶持过夏相,但最终决定驱逐夏相而自认夏后。
      后羿晚年,身居高位之下,逐渐走上了夏启晚年和太康的老路。他自认为勇猛无敌,于是整日里以田猎为乐,却逐渐松怠了对朝政的管控,最终后羿被他的义子寒浞所杀。只不过此时夏相的遗腹子少康已经长大成人,他四处串联宣扬大禹治水的功绩和夏启执掌天下的功德。当时寒浞同样走上了骄奢淫逸的道路,因此少康获得了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并得到了夏后氏遗民的拥戴。最终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成功复国,史称“少康中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夏朝虽然结束了华夏族群集团的氏族社会结构,逐渐进入了王权统治阶段。然而在官僚体系、国家制度均为发展完善的大背景下,王权不受约束,整个国家的发展过分依赖于君王的个人素养和德行。
      少康去世之后,又出现了孔甲乱夏的局面。此后夏朝逐步衰落下去,即便出现了姒发(也称后发)和关龙逄这对明君贤相,却依旧难以改变覆亡的命运,最终被商汤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