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破解。高陵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标准的年代标尺,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墓葬及有关遗存的保护展示必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曹操都是一个活在人们争议里的人物,尤其是他和华佗之间的恩怨。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形象已经走样。
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有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名医弃医从政的例子很多。这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
但是,该书还记载,沛国相陈 荐举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辟他做官,他都不去。这又是为什么呢?林振清在文章中指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华佗才气大、颇自负,认为陈 、黄琬荐举的官职都不大,不肯为之;二是他已经迷恋上医学,不愿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
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在跟这些高官权贵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再度降临。
曹操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以“动以王法从事”著称。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乃至齐家、诫子,曹操都以汉律为基本准则。徐少锦在文章中指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华佗的罪名主要是后者。汉律中有“大不敬”罪,对“亏礼废节”之犯者要处以重刑,《汉书·申屠嘉传》便载有人“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的案例。“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