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仁5月23日电 (通讯员 刘娟丽 何文华)经湖南郴州市文史专家考证,发现于安仁县华王乡唐天际将军故居前的“严禁差役碑”是当时的一块廉政碑,“不准召募白役,不准僭用服饰,不准藉票索扰,不准乘轿带夫”字样在碑文上清晰可见。
22日,郴州市文史专家刘专可介绍,碑文的“几不准”折射了当时安仁的社会动荡、不少为官者拉夫派捐假公济私的现状。碑文主要是针对当时买了官而无实质性官职的人所出台的政策,同样也是对为官者行为的一种约束,这块碑可以说是一块廉政碑。
“严禁差役碑”的材质为青石,古碑高60厘米、宽45厘米,从右到左阴刻着楷体繁文。从碑文可见“严禁差役碑”立于咸丰十年(1860年),从左边的落款“唐大沂派咸丰十年冬合境公立”可推测石碑由唐氏族人所立。
据史料记载,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刚刚被镇压下去,天地会起义此起彼伏,社会比较动乱。很多捐官借着抵御太平军、天地会的名义行假公济私之实。他们拉虎皮、做大旗,穿着官服、乘坐官轿招摇过市,以官府的名义组织团练,拉夫派捐,毫无节制,到处骚扰百姓,百姓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