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宋代官方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主要表现在,医疗救济、养老救济、丧葬救济等等。元符元年(1098年),宋朝官方颁布居养法,规定对鳏寡老人、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月给米豆、病者药之、死者葬之,一切免费。
并且设立不同社会福利保障机构,如居养院,收容乞丐之处;安济坊,有疾治病之所;漏泽园,死后安葬之地。死后,官方还负责聘请僧人为死者超度亡灵。每年所需费用约五百万贯左右,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的权臣蔡京对此有很大贡献,当时他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安济坊,由中央财政拨款,面向全社会开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宋朝不仅穷人有保障,同时也是一个文人辈出和文人幸福的时代。君不见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试问哪朝哪代,文人有这等身份和地位?朝堂之上,包拯吐沫横飞,仁宗皇帝不得不以绢试脸,而老包却只当不见,仍然在慷慨陈词;江湖之上,范仲淹妙笔生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宋一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活得最滋润的时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的社会。
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一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