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都是牛人辈出的时候。经过战争的洗礼,人的成长很快,同时也由于优胜劣汰,能力还有机遇不好的就淘汰掉了,剩下的可都是精英,这虽然不能说是定律,但是绝大多数的朝代都如此。
比如清朝,在建立初期,就涌现了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等一大批励精图治的皇帝,大臣中也有多尔衮,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优秀的大臣和满洲贵族,由于清朝时满洲入主中原,政权刚建立的时候比较乱,并没有完全确定皇位的继承法则,因此,皇太极、福临的即位充满了斗争,如果说皇太极即位是靠实力,那么福临又是靠什么呢?他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啊。
我们都知道,清朝实行的八旗制度,其实这个八旗就是一种军事制度,每个旗都有一只军队,军队的最高首领是旗主,旗主一般都是皇子或者皇族担当。这种制度也有弊端,那就是如果某个皇族拥有的军事力量太大,那么就会对皇位产生威胁。因此,皇太极一上台,就开始整顿八旗,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拥有绝对的军事实力。
皇太极的努力换来了丰收的硕果。皇太极死时,他和豪格加起来有117个牛录,是八旗第一大势力,多尔衮三兄弟则有98个牛录,排行第二,皇太极的大哥代善的两红旗(其子岳托死,由代善领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则有96牛录,其中代善和济尔哈朗是中间力量。
在1643年8月14日这天,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等都一起来到崇政殿,举行决定皇位归属的会议。多尔衮和豪格两个阵营互相争吵,而代善和济尔哈朗则看热闹,最终也没有定下来皇位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