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野史秘闻 >寇凖在这个宋辽最重要的盟约中,做了一些什么?
2019年02月14日

寇凖在这个宋辽最重要的盟约中,做了一些什么?

175e8976d0894e8781f9dcbe92139d47.jpeg
  当辽军南下,“急书一夕五至”的时候,朝廷上层人物大多惊惶恐惧,宋真宗也表现得惶恐不安。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只有寇凖与毕士安坚决主张抵抗。当宋真宗问他们的意见时,王钦若、陈尧叟二人正好在场。寇凖明知迁都之议就是王、陈提出的,但他却假装不知,对宋真宗说:“替陛下筹划迁都计策的人,罪可杀头。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如果您能御驾亲征,敌人自然就会逃跑。或者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消磨敌人的士气,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要抛弃太庙太社,到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去呢?如果这样,人心就会崩溃,敌人就乘势而入,天下还能够保住吗?”寇凖的意见终于阻止了妥协派逃跑避敌的主张。为了消除王钦若对宋真宗的影响,寇凖把他从宋真宗身边调到天雄军前线去防辽兵。
  辽军已抵北城附近,宋真宗不敢过河,只愿驻扎在南城。寇凖力请渡河,真宗犹豫不决。寇凖对高琼说:“太尉承蒙国家厚恩,今日打算有所报答吗?”高琼说:“我是军人,愿以死殉国。”于是寇凖与高琼商议了一番,便一同去见宋真宗。寇凖对宋真宗说:“陛下如果认为我刚才的话不足凭信,可以问问高琼。”没等真宗开口,高琼便说:“寇凖的话不无道理。随军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他们不会抛弃家中老小随您迁都,只身逃往江南的。”接着,高琼便请宋真宗立即动身渡河。枢密院事冯拯在一旁呵责高琼对宋真宗鲁莽。高琼愤怒地驳斥道:“你冯拯只因为会写文章,官做到两府大臣。眼下敌兵向我挑衅,我劝皇上出征,你却责备我无礼。你有本事,为何不写一首诗使敌人撤退呢?”高琼命令卫士把真宗的车驾转向北城行进。渡过浮桥时高琼简直是在驱赶卫士前进。当真的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下北宋的兵民立即欢声雷动,气势百倍。宋真宗到澶州北城象征性地巡视后,仍回南城行宫,把寇凖留在北城,负责指挥作战。宋真宗几次派人探视寇凖的举动。寇凖与知制诰杨亿在城楼上喝酒下棋,十分镇定。看到寇凖胸有成竹的样子,宋真宗悬着的心也放下不少。
  宋真宗本来就没有抗敌的决心,几乎在他离京亲征的同时,宋朝的议和使节曹利用也被派往辽军营。曹利用当时是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员。在辽宋对垒的过程中,曹利用总是往来于两军之间。辽圣宗和萧太后也通过前一年望都之战中俘虏的宋将王继忠和曹利用联系。辽人提出的议和条件是要宋“归还”后周世宗北伐夺得的“关南之地”。宋方的条件是,只要辽国退兵,可以每年给辽一些银、绢,但不答应领土要求。谈判在两军对峙中进行,最后,终于按宋方的条件达成了协议,剩下的问题就是每年给辽银绢的数量。曹利用临行前请示宋真宗,真宗说:“必不得已,一百万也可。”曹利用从宋真宗的行宫一出来,就被一直守候在门外的寇凖叫住。寇凖叮咛他说:“虽然有圣上的旨意,但你去交涉,答应所给银绢不得超过三十万。否则,你就不必再来见我,那时我要砍你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