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武则天以谋反罪名杀死了宰相裴炎。当裴炎被抓后,朝中一片哗然,大批官员为裴炎申冤辩护,但最终都得到了严厉的惩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武则天决定除掉裴炎的?据说就是跟文字的艺术有关!
事情发生在武则天已经掌权之后,这位宰相就是裴炎,他是唐高宗李治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重臣,后来更是被任命为宰相,也是李治身后托孤的重臣,所以他对于唐朝忠心耿耿,但是其实他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出众,而且后来武则天能够成功废帝,其实跟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裴炎也是个傻得,这么明显的气话他却没看出来,顿时慌了手脚。赶紧跑去找到太后武则天告状。武则天一听简直狂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于是赶紧下懿旨,以唐中宗“将天下让与韦玄贞”为罪名,废掉了唐中宗。后来武则天便想称帝,裴炎终于看清她的野心,于是想阻止,但是他跟别人密谋的书信却被武则天拦截,后来被以谋逆罪处斩。
而其实这封信其实只有2个字,那就是“青鹅”,武则天解释到,他们是要反,“青”字从上到下拆开来看,是“十二月”三个字,“鹅”字的古代繁体字是“鵝”,从左到右拆分,类似“我自与”三个字,连起来意思是裴炎将会在十二月间参与举事,不得不说武则天还是非常的具有聪明才智的,不然也走不到这个位置,对此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