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波拿巴家族的两个法兰西帝国
2018-01-30

波拿巴家族的两个法兰西帝国

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由拿破仑建立的,从拿破仑1804年加冕称帝到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前后经历10年。这个帝国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后,仍是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帝国时期,法国在欧洲同英国和俄国争霸;侵略西班牙和萄葡牙;在欧洲诸国推行民族压迫和剥削政策;力图同欧洲封建王朝妥协……这一切导致拿破仑帝国崩溃。但法兰西第一帝国也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七月王朝时期


      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七月王朝统治法国,国王是奥尔良的公爵路易·菲力浦。因此七月王朝又被称为奥尔良王朝。
      七月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以法国大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自诩。王朝废弃了复辟王朝的种种封建政策,法国的工业革命得以发展。十几年间,法国的蒸汽机总数增加了几千台,铁路线路的长度由不足40公里猛增至2000公里。随着产业革命的兴旺,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工人运动也活跃起来了。
        但七月王朝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大银行、交易所、铁路、矿山……他们用政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七月王朝时期,国王、政府极为浪费,大量借债,财政赤字逐年增多。为了弥补亏空,偿还债务,王朝大量征税。这其中的关系就非常明确了:金融资产阶级是王国的债权人,收取极高的利息;工业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是国家的最主要纳税者,不得不遭受残酷的剥削。征税的结果是金融资产者聚敛大量资本,工业资产者缺乏资金。正值工业革命之际,创办工厂、购置机器都需要大量资金,而王国的政策对他们极为不利,这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对七月王朝极为不满,而广大劳动人民是王朝政策的最大牺牲者,他们不仅要缴纳重税,还时时要处于由于重税工厂倒闭、个人失业的境地中。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情绪也加强了。
拿破仑皇帝
      七月王朝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无视海外市场的发展。工业革命后,扩大的产量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国内市场是一方面,海外市场更为重要。工业资产阶级希望七月王朝用各种政治、军事手段扩展海外市场,而金融资本家却担心海外市场的争夺会造成资金损失,国内混乱,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以“决不为荣誉花一分钱”为信条,继续维护国内统治秩序,掠夺工业资产阶级和人民的财富,坐看欧洲其他国家在殖民地上的争夺。
      七月王朝的种种作法,招来了全国各界的反对。工业资产者和各阶层民众期望通过选举削弱金融资产者,控制议会,修改法律,实行有利于自身的政策。然而,七月王朝对选举权的财产限制很高,法国3500万人口中,够资格的选民只有20多万。工业资产者和民众要求改革议会选举制度,实行共和制。
      为了实现目标,工业资产者除在报纸上宣扬共和之外,还办起“宴会”,实际这是借宴会之名表明政见,组织力量。
      1848年初,工业资产者要在巴黎举行宴会,遭到首相基佐的禁令,于是改期。改期之后临近许多人在香榭丽舍大街聚集,等待宴会召开,又遭禁止。巴黎民众被激怒了。2月22日,聚集群众发动了起义,这便是1848年的二月起义。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与路易·拿破仑的起家


      二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国召集新的国民议会,制定宪法。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发展起来了。
      1848年12月10日,是法国第二共和国选举总统的日子。候选人有6位,最后由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
      路易·波拿巴于1808年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兄弟、受封为荷兰国王的路易·波拿巴,他的母亲便是拿破仑的继女约瑟芬与博阿尔内子爵的女儿奥坦丝·博阿内尔。奥坦丝与路易·波拿巴成亲后,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幼年天亡,只留下了两个。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便是他们的幼子。
      路易·波拿巴与奥坦丝结婚后,夫妻感情向来不和睦。1813年,因路易·波拿巴在荷兰不肯依长兄之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而被撤消国王封号。路易·波拿巴便去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不再参与政事。奥丝坦却反对去意大利,便留在了巴黎。所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自幼便随母亲长在宫中。他耳濡目染,把伯父奉作偶像,想要长大后也做个他那样的大皇帝。但是在路易·拿破仑·波拿巴7岁那年,拿破仑被反法同盟打败,不久,波帝王朝就复辟了。复辟的七月王朝不允许波拿巴家族留在法国,奥坦丝只得携子流亡。这时,在意大利的父亲要走了二儿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留在了母亲身边,随母亲一过起了浪流的日子,9岁时才在瑞士的阿伦内伯格定居下来。在瑞士,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上学读书,然后进入军工学校和炮校学习军事,还曾在大学预科修完了课程。毕业后,波拿巴已非常了解欧洲各国包括法国的国情、政治,决心回到祖国,重振波拿巴家族。
      从7岁时起,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心里便种下了对波旁王朝仇恨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加,他有了较强的抨击复辟王朝的自由主义思想。但是路易·拿破仑自幼长在皇宫,对皇权观念非常牢固,所以他的自由主义其实也很有限,不全面。但因他发誓与复辟王朝作对,便把自己称为“自由主义者”。于是这位“自由主义者”离开了瑞士,去了意大利——这是因为担心法国王朝的盘查。他在意大利时,巴黎发生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1831年2月,因受法国七月革命的鼓舞,意大利中部发生起义。路易·波拿巴也加入了起义队伍。但很快,起义被镇压,路易·波拿巴逃离意大利,又回到了瑞士。
      当年拿破仑·波拿巴退位后,曾在诏书中指定他与再婚皇后玛丽·路易丝的儿子罗马王继承皇位。罗马王没有能继位,依然被称为“拿破仑二世”。1832年,拿破仑二世21岁时青年早夭。路易·波拿巴得知后,认为自己是下一个合法继承人,为了得到幸福,路易·拿破仑决定利用伯父传奇般的又在民众中广为流传的故事,回国去做一次冒险。
      1836年,路易·波拿巴潜回国内,暗中联络了几名当年拿破仑帝国大军中的老部下,谋划出一个煽动士兵政变推翻七月王朝的荒唐设想。他穿上伯父平时最爱穿的灰大衣,戴上一顶拿破仑的三角帽,带领几名老兵于10月31日闯进了斯特拉斯堡驻军的两个炮团。在军营中,他说明来意,号召人们打倒现任国王路易·菲力浦,拥戴他为国王。可是他的行为来得太突然了,许多士兵认定他是疯子,把他这次谋反当做了儿戏。几个小时后,人们将路易·拿破仑的兵器缴下,并将他送交警察局。经审理后,路易·拿破仑被流放美洲,一年后获释,回到瑞士,赶上了他与母亲奥坦丝见最后一面。
      母亲去世后,路易·波拿巴没了牵挂,便又燃起了称帝的野心。他明白人们对他一无所知,必须先扬名立业,才能成事。他很快写成一部书《拿破仑思想》。在书中他将伯父颂扬为“平民英雄”,“大革命的真正代表”。但他本人最清楚,老拿破仑一生最忌讳的就是“平民”与“革命”,而把自己的称帝说成天意。只是为迎合民众看重自由,为得到名声,他才有意这样写的。七月王朝“决不为荣誉花一分钱”,使法国人十分憋闷,大家回忆拿破仑帝国时的强盛,争相购买路易·波拿巴的书。《拿破仑思想》引起轰动,仅在1839年内就接连四版。
      急于当皇帝的路易·波拿巴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回国称帝了。1840年8月6日,他穿上法国军装,带领几个雇来的人从英国渡海来到法国,在布伦登陆。他一切效仿伯父,认为当年伯父在这里建立了布伦大营,他也可以像1815年老拿破仑由厄尔巴岛回国一样,引来全国军民的归附,一举夺回巴黎,重建帝国。可是,他的声望还远远不够,一本书并没帮他多大的忙,登陆不久他就被擒获了。七月王朝因他一再作乱谋反便判他终身监禁,关在大牢之中。恰恰是在这一年,法国将拿破仑的灵柩从圣赫勒拿岛迎回,由国家拨款100万法郎,在巴黎伤残军人院教堂的大厅里建造了灵寝。这一举动使“拿破仑传说”更加盛行起来。路易·波拿巴虽遭终身监禁,却真的名声大噪。波拿巴又在狱中写下了《论消除贫困》一本小册子,博得了贫苦百姓的支持。6年后,路易·波拿巴越狱成功,逃出牢房,潜往伦敦。
      1848年巴黎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消息传来,路易·波拿巴回到国内,表示要投靠新政府。但由于受到怀疑,波拿巴又被驱出法国,重返伦敦。出人意料的是,4月选举制宪议会的时候,竟有许多省份将路易·拿破仑选作议员。于是他又回到了巴黎,坐进了议会大厅。他又在酝酿称帝,再加上新政府处事不当,使波拿巴当选了总统。

秩序派控制议会排挤共和派


      人们选举波拿巴做总统,本指望他稳定局面,改变法国动荡不安的现实。但选出总统后,国家却没有大的改观。
      按宪法规定,法国选出总统半年之后,要举行立法议会选举。一向仇视共和主义的王党也打出“宗教、家庭、财产、秩序”的旗号参加竞选,其中尤其重视“秩序”,由此他们得了“秩序党”的绰号。秩序党内有两派,一派是“正统派”,全力支持复辟。领导者是复辟王朝第二任国王查理十世的孙子尚博尔伯爵,当时住在国外。另一派是“奥尔良派”,首领是七月王朝国王路易·菲力浦的孙子巴黎伯爵。很显然,两派都是要恢复王政的,但因他们高叫“秩序”,迎合了人们的思想,于是在大选中获胜,赢得立法议会全数750议席中的约500席,而领导二月革命的共和派,却只得了不足100席。于是秩序党把持了立法议会,将二月革命以来的成果消除殆尽。他们禁止成立政治俱乐部和民众集会;限制新闻自由;禁止工人罢工;清洗共和派官员,甚至在1850年5月将普选权也废除了——普选权是二月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立法议会自身也是由普选产生的。此外,他们还整顿教育,将教育大权交给天主教会执掌,倾向共和、自由的教师大部分遭到了迫害。
      秩序党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的反对,却给总统波拿巴带来了好处。原来,秩序党并未将波拿巴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波拿巴家族是赶不上正统的波旁王室和波旁的旁支奥尔良家族的。波拿巴经常被议会冷落。但他并不在意,甚至还任命秩序党内阁,总理就是奥尔良派的巴罗。波拿巴原本喜欢冒险,但却接连受挫,这次才变得比较沉稳。因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国中又动荡不安,只能联系秩序党,巩固统治。但波拿巴并未放弃称帝的念头。直到1849年10月底,即他就任总统10个多月之后,才开始行动。

波拿巴压制秩序党与聚集名望的措施


      波拿巴首先解散秩序党内阁,起用多特普尔为总理,建立新内阁。多特普尔是波拿巴的亲信,他所建内阁中的部长,都是拥戴总统的,是个波拿巴派内阁。议会中的秩序党对此虽然十分气恼,但也无可奈何——任免内阁是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他们将这个内阁叫作“爱丽舍宫党”,因为爱丽舍宫是总统官邸。这样,总统与内阁代表的行政权,与议会代表的立法权,不是分立而是对立的。
      波拿巴多遭磨难,已非常老道。他深知,现在的对手就是“秩序党”,想要制服对手,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对方声名狼藉。为了抨击对手,笼络人心,增强实力,拿破仑命令创办《拿破仑报》,在舆论上压倒对方。他还建立起一个名为慈善团体的“12月10日社”。“12月10日社”是波拿巴当选总统之日,故得名。“慈善”团体“12月10日社”专收容流氓无产者——地痞、惯偷、赌徒、娼妓无所不包。他们被波拿巴收买,在巴黎等各大城市中心为总统歌功颂德。在总统出巡时,他们便混在人群中将场面弄得十分热闹。甚至喊出“皇帝万岁”的口号。民众们不知真相,也跟着他们对拿破仑产生了仰慕之情。
      波拿巴还非常看重军队。他下令为兵士加军饷,赢得了军心。他爱检阅军队,在军士面前显露他作为拿破仑后代的威仪。每次检阅完,他都用烟酒肉肠犒赏三军,引起欢声雷动。1850年10月10日在凡尔赛近郊的萨托里军营阅兵时,总统举行盛大宴会。与全营官兵畅饮联欢。兵士们不断高呼“皇帝万岁!”“腊肠万岁!”在这次阅兵时发生了一场风波。当时,骑兵走过总统面前时,呼喊“皇帝万岁!”而步兵走过时却不动声色。原来统领步兵的纳马耶将军事前已接到命令,禁呼口号。下令的人便是秩序党的尚加尼埃,时任巴黎卫戍与国民自卫军司令。因此,波拿巴十分气恼。不久,内阁陆军部长便将纳马耶免职。秩序党不同意,扬言要追究此事。那时波拿巴自觉还没有十足把握制服对手,便退让了一步,撤换了陆军部长。几个月之后,当波拿巴力量足够时,便起来还击,下令撤了尚加尼埃的职位。从此以后,军权落入了波拿巴手中。而此时议会中,竟有200多人退出秩序党,令其失去了多数党的地位。

路易·波拿巴政变


      到1851年时,秩序党已无法控制内阁、军队、民意及舆论,这些大权已转向总统一边。此时的波拿巴诸事顺意,只对一件事十分担忧。他的总统任期将满,而宪法中规定总统不能连任。据此,1852年5月他便须离任,惟一的办法是修改宪法。于是他赶忙提出修宪。但依照规定,如果修改宪法必须有议会中四分之三的代表投票通过,投票者还不可少于500人。修宪最终没有获得批准。波拿巴又想出办法。1851年11月他向议会提出,恢复已被议会废弃的普选权。若这一议案通过,全国选民将感激拥戴总统;若议案被否决,议会会孤立于公民之外,还会抬高总统爱民的声望。可是议会还是否决了这一议案,招来了民众的强烈反对。12月2日,波拿巴见时机成熟,发动了政变。选定12月2日。意味深长——这是老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的日子。
      12月2日凌晨,波拿巴买通将军马尼昂,逮捕了议会中的重要人物。天亮后,全城贴出总统告人民书,告知总统要解散议会,恢复普选权。上述这些决定还要由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同时,波拿巴还平息了少数激进共和派反对者的暴乱。这就是有名的路易·波拿巴政变。事后公民投票,通过了他的决定。
      政变后,波拿巴一面制服反对派,一面制定新宪法。他捉拿了数万名各类反对政变的人,将他们监禁或流放。这其中包括秩序党,更有共和派。1852年1月,新宪法出台,总共只有50余条,限定了极高的总统权力。宪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海、陆军统帅。总统可以任免官吏,还可宣战、媾和、执掌司法权,又与议会共有立法权。内阁各部长均分别对总统负责,而总统则不对议会负责,只对“法国人民”负责。由元老院、立法团构成的议会,已形同虚设。因此,宪法虽仍称法国为共和国,但总统权力已超过君主制国家的国王。一切显而易见——这部宪法是为波拿巴一人制定出的。但当时法国社会动荡,集权也有利于稳定局势。

路易·波拿巴称帝


      大权在握后,波拿巴重视了工业发展,联系工业界;支持铁路公司合并;鼓励建立动产信贷银行,地产信贷银行;对工业、农业发放贷款。金融界也获得了利益。他的威信更高了。他又下令没收奥尔良王室的财产,用于公众福利事业,人民对他大加称颂。1852年秋,波拿巴出巡法国中部、西部、南部,在他的演讲中,表露了恢复帝制之意。其实民众拥戴他。原本就是由于他那波拿巴家族的姓氏,已将他当成了皇帝后裔。但许多人也担忧,波拿巴是否会像老拿破仑那样好战。于是波拿巴大肆宣传说:“帝国便是和平。”
      议会中,波拿巴的党羽立即回应他的意图,11月7日,他们颁布法令,宣告元老院决计法国恢复皇帝称号,奉路易·波拿巴为“法国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三世。波拿巴没有马上登基,而是又诉诸选民。选票统计结果显示:赞同帝制的780多万人,反对的25万人,6万人弃权。于是,波拿巴又选定12月2日登基,做了皇帝,他的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
      当上皇帝的拿破仑二世立即修改宪法,把原文中的“忠于总统”全部换作“效忠皇帝”;帝国将“服从宪法,效忠皇帝”定为誓词;“自由、平等、博爱”之说也被废去;国民自卫军也被解散,各政治俱乐部全遭取缔,新闻报刊都要由政府检查;教育上由天主教会管辖。拿破仑二世又将全国划作五大军区,各由一名元帅统管,依照《治安法》,对军队进行严格控制。

法兰西第二帝国迎来经济大发展


      第二帝国的专制统治,不亚于拿破仑·波拿巴的第一帝国时期。但正因为专制,国内各派的政治活动才被压制下去,结束了动乱的局面,国家稳定了下来。产业革命因稳定的政局而突飞猛进。十几年内趋于完成。第二帝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任何年代。此时,帝国的政策也顺应了产业革命的需要;鼓励民间建立股份合作公司;对煤、铁、钢、机器制造、毛织、航远等重要产业实施减税;修建铁路、公路,改造兴建大城市。如今法国铁路线长度的五分之二,就是第二帝国时修筑的。巴黎如今的格局,也是那时奠定的。此时的银行业,已不再仅从事借贷,而是开始向企业投资;农业因为排水法、开垦法的实施,乡间公路的铺设也迅速得到发展。因为局势平稳,政策得当,法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蒸汽机数量增加了5倍;城市人口由不足总人口的五分之二,增至半数以上;农村人口减少,产量却大增,农耕普遍运用机器,还施用了化肥。到了19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已可用机器制造机器,完成了产业革命。

穷兵黩武终遭灭亡


      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使拿破仑二世忘记了“帝国便是和平”的诺言。于是他与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中国同英国结为联军,火烧圆明园;在非洲侵占阿尔及利亚全境,并侵吞塞内加尔;在亚洲还开始侵入印度支那半岛;甚至远征墨西哥。在欧洲他还对奥地利宣战,谋取意大利的领土。人民起初对他的行为没有怨言,但很快就有了反对情绪。到路易·波拿巴在位晚年,对外战争已使国库极为匮乏,兵役越来越繁重,赋税一日甚过一日,人民苦不堪言。
普法战争
      在七十年代的普法战争中,法军大败,被迫割地赔款,国力衰弱;人民痛恨帝国,共和运动和工人运动兴盛起来。1870年9月,法兰西第三帝国灭亡。1873年1月,拿破仑二世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