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冷战历史 > 美苏争霸的底层理念竞争和政治经济秩序对峙
2019-11-01

美苏争霸的底层理念竞争和政治经济秩序对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北约为主的西方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东方阵营之间展开了一段长达44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由于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在核武威慑的前提下,双方的对抗通常以局部代理人战争和军备竞赛等方式进行,即秉承“相互遏制、杜绝武力”,因此被称之为“冷战”。
      冷战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往往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大对抗,彼此之间形同水火、势不两立。然而事实上,这样的理解太过于简单化,并未阐述清楚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间既相互对抗、又相互依存的深层生存逻辑关系。

“五月花号公约”和拜占庭公主

      二战之前的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尽量避免干涉美洲以外的国际事务,这和美国的主体居民成分存在很大关联。1620年,一艘来自英国名为“五月花号”的英国3桅盖伦大帆船向美洲陆地靠近,他们都是从英国奔赴北美新大陆的清教徒。不同于其他欧洲移民,清教徒移民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在上岸之前就依据清教徒理念签订了一份公约,即《“五月花号”公约》。从此,北美十三块殖民地基本都按照清教徒的理念实行自治和管理,并且一直延续到美国独立、建立联邦之后。
      这些清教徒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因此在美国力量薄弱的时候,非常排斥与世界其他地区接触,认为自身比旧大陆的居民纯洁、优越,是将来要担负起人类未来命运的人群。所以表现在国际政治层面,美国就会尽量避免与其他方面、尤其是欧洲的老旧帝国联系。再加上北美特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物产、两洋隔间的安全环境),这些都促使其存在一股强烈的孤立主义倾向。但是当美国的力量逐渐强大之后,在清教徒精神的影响下,美国的国际政策倾向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实力的崛起,它的外交政策开始从孤立主义转向理想主义(即普世主义价值观)。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协议》正是这种倾向的表现,但由于传统的理念惯性,美国国会依然十分反对卷入旧世界的事务。威尔逊没办法说服国会,美国因此又退回到了孤立主义的状态。但是,随着美国的进一步强大、尤其是二战以后美国的实力展现,清教徒精神就希望把美国所封信的理念向外扩散和传播,达到所谓救赎全人类的目的,也就是说美国清教精神本身就具有孤立主义和理想主义两个面相。事实上,二战以后的美国内部有主流声音打算退回孤立主义,并且也真的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中。但是苏联的存在进一步激活了美国理想主义的一面。
      苏联和二战以后的美国一样,也是一个理想主义、普世主义价值观的国家,而这背后的成因比较复杂。14世纪初,莫斯科公国逐步崛起,并从接受金帐汗国册封、拥有代征全斯拉夫权力的公国,到16世纪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雏形。期间,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为妻,宣布继承东罗马帝国法统和东正教衣钵。到了伊凡雷帝时期,正是加冕为沙皇,并将国家改称为沙俄。和北美清教徒一样,俄国人在继承了东罗马帝国法统的同时,也继承了东正教的弥赛亚情结,并且自称为第三罗马帝国。
      沙皇俄国的主流价值观认为,世界是苦难的,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第一罗马)和东罗马帝国(第二罗马)的自己也必将经历苦难,并最终为全人类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工业革命时代,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传入俄国,他们的思想主张迅速和俄国传统的理想主义思想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一种兼具革命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普世价值观,这和二战以前的国际秩序主导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威尔逊主义和列宁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秩序是由英、法两国主导的。其中英国走的是现实主义路径(也是光荣孤立政策和离岸均衡政策的底层逻辑依据)、法国走的是民族主义路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产物),这两种路径都不是理想主义、不存在强烈的扩张冲动。秉承现实主义的英国人认为,人类是无法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的,所以务实的管理好与自己相关的事务就可以了。崇尚民族主义的法国更是着眼于法兰西民族的利益,并不会考虑本国利益以外的事务。然而美国和苏联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美苏两国均秉承理想的普世主义理念,具有极为强烈对外传播的冲动。二战以后美国虽然一度考虑重回孤立主义,但由于苏联的刺激,最终还是渴望用自己的理念改变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国家的普世主义理念正好相反,所以美苏两国也就进入了一种既相互对抗、又相互成全的关系了。
      一战后期,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所提出来的《十四条和平协议》,要求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国家自决等主张,又被统称为威尔逊主义。威尔逊主义的精神内核正是清教徒口中“山巅之城”的具体表现。到了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的理想主义普世价值观进一步在威尔逊主义的基础上发展成主张自由、民主的社会理念。并基于此开始不断的拉拢盟友、扶持代理人展开局部战争等。同样是在一战后期,俄国人在弥赛亚情结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影响下产生了列宁主义理念。
      列宁主义,是指20世纪初期,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根据当时国际和俄国国内的现实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运用,代表的具有革命和民主的普世价值观。通过阶级革命,而非民族之间的恶斗(主要指一战)来解决当时世界各国底层民众的窘迫处境。不过由于俄国浓厚的第三罗马弥赛亚情结,列宁主义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扩张传播冲动。苏联人希望将革命普世价值传遍世界,并且拥有强烈的使命感。

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二战的爆发说明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并不能解决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问题,因此战后美苏不约而同的开始推广本国理念。双方从战时盟友迅速演变成为地缘竞争对手,并且绝不仅仅表现在拉拢盟友、代理人战争等政治层面上,还表现在经贸秩序的构建上。双方都试图动过经贸秩序来落实和验证自己的政治理念。战后不久,美国策动了马歇尔计划,同时主导成立了国际基金货币组织、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试图打造一套覆盖全球的自由经贸秩序。并且,美国将这种自由贸易体系中的成员国所配套的政治制度限定为西方式民主自由制度,这就促使苏联被排除在外。
      事实上,即便美国愿意将苏联纳入自己体系之内,苏联也不会加入的。很快苏联这边也打造出一套与美国针锋相对的经济空间,即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这个组织将世界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内,苏联也因此将计划经济模式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主义范围。当时苏联打造的计划经济贸易秩序和美国打造的市场经济贸易秩序几乎完全隔绝,如同两套平行世界一般。而苏联之所以要打造一个相对封闭的贸易空间,和计划经济模式是密切关联了。因为如果经互会其他成员国与外教接触,并产生大量资源置换,莫斯科也就失去了对这些经济行为的计划能力,整个苏联阵营就会出现计划以外的失衡状态,计划经济模式在遭遇不可控外部因素的干扰之下也就会破产。苏联和美国之间、两大阵营之间微弱的经济联系,也因此成为冷战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美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

      既然美苏两国的理想主义普世价值观是完全相反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相互对抗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双方均将对方视作一种邪恶的存在,并且都坚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终将消灭对方、覆盖全世界。因此两个阵营的盟主都需要在实践中向本体系内成员国证明,确保能够自圆其说,而不是虚伪的口头表态。换言之,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一旦发现世界上存在与自己理念不符的国家和事务,就必须出手干涉和管理,这样才有信服力。然而一旦对外部世界进行管理,就需要消耗巨额成本,所以必须这个地方与美苏存在一定的贸易循环,能够让美苏通过贸易手段收回成本,才能长期维持下去。
      冷战期间,美国的势力范围大致分布在西欧、拉美、东南亚等地区,这就和美国的管理成本密切相关了。美国在这些地方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轻松推广自己的理念,而在诸如中亚、非洲内陆等地,即便没有苏联的干预,也难以维持自己的影响力了。就这样,当美国势力范围以外的事务出现于美国理念不符的时候,美国既不需要承担经济成本、又不用承担道德职责,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卸给苏联,反而强化了自己的正义形象。等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人的麻烦反而来临了。失去了苏联作为托词的美国,在面临1994年卢旺达惨剧时,受到了广泛指责。
      美国的理念逻辑在冷战以后开始出现逻辑漏洞和道德职责,难以自圆其说。事实上,当它处于种种目的对以色列(犹太财阀影响选票)、沙特(石油美元影响金融)提供支持,对阿富汗(反恐战争在清教精神下势在必行)、伊拉克进行管理之后,很快就让自己陷入财政的无底洞,并未给美国带来多少实际收益。随着美国财政的不堪重负,从中东撤离迫在眉睫,但这一来一去,即激起了强烈的反美情绪,也造成了美国普世主义理念的负面印象。
      由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更侧重于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处理经济事务,所以它和势力范围内的国家进行经济循环的前提是需要有行政方面保障的,因此就必须对这些国家拥有实际军事控制能力。事实上,苏联的势力范围主要涉及中亚、东欧以及中东等地,这恰好就是苏联的军事投放能力和财政支出能力(军事行动需要财力支撑)的均衡点。当然,由于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以及中国,即处于苏联军事投放能力的边缘,又不是二战时期苏军所解放的,所以苏联的控制能力非常虚弱。正是基于这层考虑,1958年赫鲁晓夫向中国提议组建“联合舰队”,遭到了中方的拒绝。
      冷战中后期,苏联之所以在阿富汗陷入战争泥潭,正式因为阿富汗复杂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苏联的军事投放能力,这和美国冷战中前期在朝鲜半岛和越南陷入战争泥潭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冷战时期的地缘格局,乍一看是两大阵营都在极力扩张的冲突状态,实际上他们早已达到了扩充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两国是很难发生实质性冲突的,双方都可以心安理得的指责对方的行为。
      综上所述,美国的清教精神和俄国的弥赛亚情结是美苏两国理想主义理念的源泉之一,在这种截然相反、极具扩张和传播的理念熏陶下,美苏两国在二战之后迅速展开对峙。双方在政治层面通过拉拢结盟、扶持代理人打局部战争的方式进行对抗,并落实到经济秩序的构建中。苏联和美国互不兼容的经济模式,将全球经济割裂成为两个平行世界。不过由于长期维持势力范围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和军事投放能力等因素,两大阵营实际上早已达到扩张的极限,这也是美苏两国都曾陷入战争泥潭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