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西周历史 > 强帝辛泰极丕来 周厉王国人暴动
2017-11-01

强帝辛泰极丕来 周厉王国人暴动

      埃及璀璨,亚述荣光,迈锡尼鼎盛,让我们越过帕米尔,回到久违的东方。
     中国这个最年轻的古老文明,终于要在东方开始一番作为了,迈锡尼马上就要创造出属于它们的史诗,那我们的故乡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商朝这个国际公认的中国第一个朝代,自然有作为开拓者的伟大,前面也说了,商人自称自己的老大叫做“帝”,而商人自认为自己的祖先“帝喾”,也算是东夷系的大首领,前面说过,自从山东龙山文化以来,这群人就在其他部族的争斗中闷声发大财,迎来了坠吼的未来。
      所以夏族人就这样被东夷又一次的统治,可是华北平原这块地方,洪水就一直没安生过,说实话夏族人毕竟算是老住户,还是比较会治水的。可这群东夷人一直在山东丘陵周边,等到他们好不容易跑到了山东曹县一带,并且顺势吞了夏族后,才发现守住这个华北平原更难。
      东夷的生活模式是很有意思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商业民族的特性基本就没消失,充分的做着自己的二道贩子,再加上洪水追着屁股跑,所以就一直转来转去的迁都,虽然范围基本没出山东西河南东。
      前面也说了,商业民族自带工艺BUFF加成,二道贩子也要有二道贩子的原则,你得搞好加工吧,所以商朝的手工业变得极其发达,青铜冶炼技术在商朝出现了爆炸性的进步,进步可以快到一举赶上甚至超过了西方千年积攒的老本,四羊方尊自然不是吃素的。
图 四羊方尊,简直已经不能用精美来形容的青铜器(所以吧,有些和我争论中国多好的皇汉民族主义者,你说你拿出来点好一点的例子多好,非和我扯山顶洞人。)
 
      商朝这个外来户更是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宝贵的东西——文字。商人是一个极其重视巫术的族群,颇有通古斯人万物有灵的味道,往往来说国家的首领也是大巫师,商朝的每一个“帝”和他的“后”(这个名字的由来前面都有说),基本就是国家的首席大萨满的感觉。所以本来仅仅有语言就可以进行交流了,可是占卜祭祀需要极多的记录和测算,各种大事比如发个洪水地个震都是神谕要进行记载。这样一来,从大汶口龙山东夷就开始拥有的刻画符号慢慢发展,终于商代,成熟的表意符号诞生了,一片片甲骨让我们直接接触到了那段历史,这种文字慢慢从单纯的祭祀,变成了能记载多种事项,表达多种语音的文字。
      其实占卜也不是大家认为的“迷信”,占卜在那个时代,就是代表着“最高先知”一样的存在,也就如同我们膜拜的一些X。换句话说,要是有个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看待我们的“科学”,可能也和我们看待商人的占卜是一样的。
      占卜让商人出现了极其丰富的记录手段,一种朴素的神学辩证法开始发展,这个在那个时代,甚至之后的千年内,经过一代一代的发扬,变成了个BUG一样的存在,不过这个会在之后专门讲《易》的特别文章里去说。
图 一些比较代表性的文字 可以说表意文字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东西无论什么语言,全部都可以进行描述,甚至一些“外语”,所以象形的特性加大了共通性,从这方面来讲是要远远的高于拼音文字的,并且象形文字有极强的哲学意味,大家看看那个甲乙丙丁的“天干”,倒过来像不像是一个禾苗在成长?
 
     但是终究随着洪水的平定,商人还是开始学习农业民族的治理方式,开始稳定下来,并且商人也开始进行巫政分离,但是大巫师们还是掌握这一定的权利。前1319年,帝盘庚迁都于殷,商人就一直定都于现在在安阳的“殷”直到灭亡,安阳是个好地方,洪水的灾难明显减弱,还是个易守难攻的区域,商划分内外服,进行联邦控制,也就是说只有在商定都于殷之后,某种意义来说这个地方才有了点“国家”的味道。
 
图 安阳殷墟博物馆,这个安利一下,这个建筑是我见过国内比较厉害的几个现代建筑之一了。
 
      在这个时期,远在江西,经过Y单倍体测算大部分属于O2的吴城遗址,竟然也发现了大量的商青铜器和商人头骨,可以看出来,这个时候的商与周边的部族,已经开始变得不平衡,商开始在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以及文化力量上都产生了绝对的优势,也可以说,一种大国中心论,也是在商产生的萌芽。
图 江西吴城遗址 出土大量商代青铜器
 
      所以说无论我们是否确定,商到底控没控制长江以南,最少可以说,这群人已经把战争烧到了更远的地方,把文化传到了更远的地方,把生意做到了更远的地方。
      可是之后神奇的是,从帝武丁到帝乙,一路走来500年的商,突然地被阉割在了壮年阶段。
      前篇说了,帝乙他爸爸帝文丁杀了周首领季历,继位的周王昌开始燃起自己的复仇怒火,开始一方面融合西羌西戎,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周王昌觉得实力可以后大军进攻帝乙,而帝乙这边祸不单行,西北的游牧民联军趁机入侵,没想到东边的淮夷又是暴乱,可以说商一直以来的以暴制暴又缺乏有效控制的政治手段,这个祸根在帝乙的时候彻底爆发出来,可能这才有了前面说的“帝乙归妹”,用和亲来安抚周部落的事情了。
    西北暂时安定的帝乙赶紧率领诸侯大军去攻击东边的安徽一带的淮夷,传说这场战争商还应用了象军,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中原地区还是有亚洲象的,不过就算这样,整整6年,这些夷族才算暂时被压制下去,不久后心力交瘁的帝乙就病入膏肓了,而最适合当继承人的,就是两个儿子微子启和“受”,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微子启虽然是长子,但是她妈生他的时候还只是个妾,但同母所生的“受”出生的时候,他妈妈就已经是王后了。帝乙本来想立长子微子启,不过按照礼法,受才应该被立,所以——帝乙的儿子受继位,帝号“帝辛”。
      帝辛这人的性格和名字正好相反,自小爱攻击别人,据说单人可以攻下一头牛,并且这人极其聪明,以至于朝臣都感觉自己的实在是弱爆了。
      帝辛这个人因为自己才能出众,朝臣没有能辩论过他的,所以很多人开始对这个跋扈的少年怨恨颇深,尤其帝辛的叔叔比干和箕子,转而和非常不服帝辛的微子启眉来眼去,结成朋党对抗帝辛。
      帝辛在位期间极其勇猛,用一些历史文章的老话说,对内加强集权,对外加强武力扩张。
      昌在帝乙时代的进攻中断后,野心继续燃烧,随后吞并大戎、攻 、攻崇、攻黎这些羌狄部落,不同于帝乙在位期间的怀柔政策。帝辛正继续老爸未完成的事业对付东边敌人的时候,周王昌在那边搞小动作,这下子帝辛这个气啊,非常会打仗的帝辛直接吊打了周王昌,史书两种说法,一个是抓住后弄死了,一个是折磨之后放回去了,反正下场不怎么样。
      周王昌死后,儿子周王发继位,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帝辛是谁了吧,这个能征善战的帝辛,却成了商的末代君主,也就是被周蔑称为“纣王”的人物。
帝辛在征伐中有一次无意中灭掉了河南一带的一个“有苏”部落之后,部落首领为了保住一亩三分地,把部落的妲己送给了帝辛,就算按照史记记载,也没把妲己这人描述成什么红颜祸水,至于“狐狸精”之类的说法,除了酸儒的包装,更多的可能性是有苏是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其实帝辛这个时候岁数也不小了,那方面能力也不怎么样了,所以就安排男男女女在树林子里随意啪啪,他和妲己用这个大型AV来助兴,这个东西后来就被广为诟病了,实际上在那个时代,没有后世儒家那么重的廉耻观,两个部落互相交换女子搞群交的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看待历史有时候切忌以现在的道德取向来评判古人。
      而这个时候的帝辛年纪也不小了,而比干和箕子仍然帮着微子启挤兑帝辛,终于帝辛忍无可忍杀了比干囚禁了箕子,而“淮夷”看见商虽然强盛,但是内部却并不团结,帝辛看着这群屡次骚扰的淮夷直接就御驾亲征了,很快控制了淮夷,直接极大地扩大了领土。
图 帝辛时期商的鼎盛领土,所以说,虽然是鼎盛,和现在来比,还是小的可怜。
 
      但是商可就真的是泰极否来了,周王发看到了绝对百年难得一遇的好机会,结果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在商都混不下去的小官,当年和夏族渊源颇深的姜姓的吕尚投诚了,这货给周带来个大新闻,把之前说的商的内情全都抖出来了——不仅仅是帝辛和自己叔叔们和哥哥的矛盾,还有帝辛在多年的扩张后早就志得意满,开始大肆排挤原来在中央内部占有重要地位的巫师们,这一下更是积累了极多的反对党。再加上帝辛刚刚战胜淮夷,没有消化不说还在内部充满了仇恨,一旦趁虚而入,就会自然而然的内乱。
      这下可倒好,巫师们开始大肆抹黑帝辛,说帝辛不敬重鬼神,昏庸暴虐。很可能经过内奸老姜的运作——“微子启,胶鬲与周盟”,总之微子启直接倒戈投向了周, 更成了周宣传造势手段。
     最后帝辛也意识到了危机,对周围的人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开始启用一些新兴的首领比如飞廉、恶来等,可能大家对这两个人不熟悉,但是我要说他们的姓是“嬴”呢。
     这么一来,帝辛反倒触怒了旧贵族的利益,商的内部又出现了很多的贵族反对派,所以说帝辛是一步一步的下错棋,可以说帝辛是个明智的将军,但是商从武丁开始一直以来的穷兵黩武,没给帝辛留下一个当一个好的首领的机会。
      所以说,商的制度终究要灭亡,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要开始了,在带着西羌野性的周部落的攻击下,在一个个内奸的背叛下,在刚刚征服的淮夷的倒戈下,帝辛这算是个雄主的人物,带着它鼎盛的,从成汤开始的500年的商王朝,悲壮的随着大殷朝歌而轰然倒塌。
      之前人们对武王伐殷的年代一直众说纷纭,后来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于武王伐纣那天的星象用计算机模拟推算后,确定那一年应该是公元前1046年,而这个时代的欧洲,正好是希腊的黑暗时代,东西方两个明珠一样的文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著名的牧野之战打响——按照《尚书·武成》的记载,“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也就是说,商因为刚刚征战极其空虚,又消化不了淮夷的俘虏,搞了大批奴隶上战场,没想到这群人临阵倒戈,导致商大败亏输。而周王发的军队在历史上记载一路进军极其顺利几乎没遇到抵抗,所以这之中不排除拥有内奸的可能性。就这么一个说法在古代还饱受争议,就像前面说的这个《尚书》,因为秦始皇最后一把火给烧了,后来的尚书是个儒家老头背出来的,这个版本把这场战争描绘的伟大光荣正确根本就没死什么人。而这个版本和后来据说在孔子家挖出来的版本差别很大,而现在一般公认记载着古本尚书的《逸周书·世俘》里却明确的记载着这场血腥的战争,也就是上面说的这一句。
      其实现在一般认为,造成那本伪《尚书》的一个相当大的罪魁祸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子,按照孟子的说法——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也就是说孟子从儒家视角想当然的认为,周王发那可是仁义之君,攻打残暴的“纣王”怎么可能“流血漂杵”呢?那应该是王师所到之处箪食壶浆嘛,所以《尚书》一定是错的。
      所以不得不说,儒家的很多视角往往对研究历史是有害的,总之就算周给帝辛搞了个偷袭,但是这场战争的血腥仍然是浓重的写在历史上的,就连明显偏向周的《尚书》,也没有回避这一点。
      可是后来者的周人,他的哥哥微子启,甚至都没有给帝辛一个当悲情英雄的机会。
      帝辛被冠上了一个“纣”的谥号,周人用他们的说法称之为“纣王”,对外大肆宣扬其暴虐,这也是我们这个国家一直以来的传统,仿佛如果不大肆的污蔑前朝亡国之君,就无法证明自己是替天行道充满合法性的政府。其实在古代,就已经有很多人跳出儒家思维去理性思考这段历史,就连孔子的弟子子贡都说过——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也就是说,帝辛的这个恶名,几乎就是天下人把一个人所能有的所有的恶给归咎到帝辛一个人身上,强行树立一个反面典型的结果。
      包括后来的很多学者,都提出过“纣王”和“夏桀”的所有恶名几乎如出一辙,这种教科书式的抹黑怎么看都显得很不自然,但是儒家的架构却必须要营造出几个上古仁君典型,然后再大肆批判亡国之君用来宣传自己的仁和礼。
      就这样,帝辛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千古混蛋,甚至妲己一个女人也被大肆揪出来批判。当然了,本朝太祖对帝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太祖认为周王发把帝辛说的太坏了,所以当年的小将郭沫若也附和道:“统一神州肇此人。”
      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和历史上对商朝对淮夷等的征伐导致亡国的恶评不同,正是由于商朝对东南一带的经营,江苏、安徽这些地区的夷族逐渐开始汉化,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一个整体,而接受这个天下的周朝,也仍然继续了这个策略,否则这个民族永远蜷缩在华北平原,可能也就不会有如今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了。
      我们可以发现,商这个充满浪漫主义的国度,给这个民族带来太多的荣光,从此之后东夷和夏族大融合不说,这个地区的农耕民也是鸟枪换炮,成了区域内控制力最大文化最先进的族群。而全盘接手商的周,是个和游牧民族融合的农耕民族,浪漫奢华的商碰上务实勇猛的周,这个民族的文化开始又一次上升,毕竟商是在最强大时候死亡的,不服从周人管理的必然也是极多。周开始宣扬所谓天命思想,一种为了证明“易姓革命合法性”承袭天命的模式出现,并且这个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是,祖先崇拜多于神明崇拜,或者换句话说,周的祖宗就是他们的神,而神不是种地出身就是治水出身的农业之神,如果金坷垃穿越回去,也是金坷垃之神。这种农业民族的祖宗崇拜,极大地加固了部族稳定。周炮制出炎黄传说,塑造出了自己高大全的祖先,并且更加丰富商的“帝喾”崇拜,三皇五帝的雏形开始出现(但是真正能看到确切的三皇五帝记载还是战国时期的)。并且随后开始揪出来传说中的夏,自称继承其正统,并且大肆美化夏、商的开国之君,禹和汤几乎成了神,而大肆贬低亡国之君,这个前面也都说了,桀纣就这样成了淫乱、屠夫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周这个部族的作风,很深的影响了这个民族之后的意识。
       周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农业民族,能够更好更快的重新接手这个被商带入巅峰的国家性质的大型部落联盟。周王发在灭商之后第2年就生了重病,所以总共在位3年就死了,仅仅留下了年幼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周王发让弟弟周公旦摄政,周的基调就要这么奠定下来了。
      为了安抚商人遗民,微子启被封在商的祖地商丘一带,国号“宋”,享受公爵待遇。而首功吕尚却被派到东边继续征服还忠心于商的山东东部的莱夷,不过我们的姜子牙先生不仅仅会玩权术,也是真的很会打仗,东边大量东夷部落被周吞并,周也就顺便把这地方分给了姜子牙作为他的封国,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齐国。
      姜子牙对齐国的经营,也凸显出这位老油条政治家的头脑,他并没有强行在莱夷地区推行周礼,而是让大量的夷族担任齐国的高官,而自身十分尊重夷族的风俗,大搞和平演变,弄出了一套折衷的制度不断地让莱夷周化,这也就有了后来齐国这个独特浪漫的存在。
      按照汉书的说法,“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也就是说这地方不适合种地还靠一个没有用的大海,盐碱地还特别多。姜子牙却发现这是个巨大的优势,他大力的发展渔盐产业并且通商周边,齐国变得越来越富足。
      而周成王继位不久,淮夷徐夷等又一次叛乱,按照史记的说法——周成王命“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齐就这样继续南征北伐,定都在营丘(后来又到了临淄)。可以说,周王室本来对姜子牙更多的是利用,给了他这么一个并不太平的偏远地盘,而姜子牙利用自己的能力反倒极大地扩大了周的领土,可以说对于周的形成有着再造之功,而齐国也因此成为了以后真真正正的霸主,不过这也是后话了,其实周对于外姓的利用还不仅仅是这一点次。
      与此同时,帝辛叔叔箕子带着复杂的心情进入朝鲜半岛北部,融合一部分朝鲜土著,建立了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箕子朝鲜(现在很多说法是箕子主要活动区域还是辽东)。周开始制定“周礼”,确立了完整的分封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如此强大的商尚且夭折于内忧外患下,周更是害怕帝辛的命运在自己身上重演,所以完全巩固嫡长子继承制,使其具有“法律意义”,并且为了防止叛乱,大肆分封自己的兄弟姐妹,并且每一代周王都不停的分封自己的姬姓同胞去各地当诸侯国王,所以这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阶级制度就算是确立了。嫡长子承袭老爸的位置,其他下调一级。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周的这一套,全部都是拿帝辛的遭遇当反面教材的,周太害怕自己重蹈商的覆辙,而我们会发现,商民族其实一直是相对排外的,他们对于其他大部落更多的使用是接受附属而不是直接吞并,但是周作为一个在西岐就一直进行民族融合的部落,目光往往更长远,他们让很多民族都成为自己王国的一部分,并派遣亲族进行同化征服,就比如遥远东北边陲生活着狄族的燕地还有东南地方生活百越吴地,周都是派遣的姬姓王族去攻打并控制,这种制度更多的是奠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只可惜周人确实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了,这套制度终于产生了反噬。
      我们其实所谓的“国”或者“诸侯国王”,并不是大家熟知的那个意思,我们看国的繁体字也可以看出来,“國”本来是一个人拿着“戈”保卫城池的形象。所以其实国本身就是城池的意思,国分两道墙,一道是“城”,一道是“郭”,郭的外面就是“郊”和“野”,这一套体系组成了“国”这个系统,而周这个农业民族也是用这套制度制定了赖以生存的“井田制”,也就是贵族和高阶平民住在国中,也就是“国人”,国的附近都是公田,住在郊野的奴隶性质的“野人”,需要义务耕种养活“国人”的公田,我们可以发展周的每一个制度都是加强控制的典范,毕竟控制范围太大,这也算是个明智之举。而周天子的镐京,也就是“中间之国”,也就是所谓——中国。
图 井田制
 
      可是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公田被抛荒,以下犯上的事情经常发生,大量野人进入国内,大量贵族失势,平民阶层壮大。随着井田制逐渐出现矛盾,很多国也开始崩溃,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开始吞并周围兄弟的土地,两家都姓姬,但是可能八辈子之前是一个爷爷,谁还拿你当亲戚,所以成千的国慢慢就变成了几百个。而这一切其实从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时代就开始了。
       可是怎么说周天子还是掌握绝对力量的权威的,周灭了商之后,压根就没离开自己的陕西老家,这地方还是像前面说的,易守难攻,所以谁也不敢算计周天子。
      随后的周王由于自己的权威性开始滥用权力,动不动就用各种奇怪的理由剿灭诸侯国,周懿王时代,他叔叔在他死后发动政变继位,随后他儿子各拉动诸侯党羽争夺王位也就是周夷王,但这王位夺回来的就不怎么样了,诸侯也开始无视天子了,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周无论内外,矛盾都很尖锐了。
      当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于周懿王继位的时间推算也是和非常有趣的案例,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调查一下,总之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公元前899年了,希腊终于要脱离黑暗时代进入最后的辉煌,但是周朝却走进了死胡同。
      所以等到周厉王继位的时候,因为朝廷内部已经混乱不堪,由于国人阶级逐渐平民化并且壮大,大量私田出现,这人为了让朝廷恢复元气竟然搞了个“专利”政策,规定国人不得占有山林,山林全部归天子所有,这一下本来就开始混乱的周,就连镐京都开始混乱,国人开始议论。
      周厉王搞了个酷吏卫巫,开始搞言论控制,人们在大街上都不敢说话,这也就是著名的“道路以目”,这一下可就糟了,贵族大臣召穆公怎么劝也不好使了。
      一场在后世无数次发生的问题,第一次发生在了中国的历史上——国人暴动
 
      这下可倒好,周厉王,用现在的说法也叫姬胡,就这样被赶到了山西的“彘”,国人的愤怒已经不是赶走周王这么简单了,所以一时之间太子也没法控制局面了,国人让召穆公交出太子杀了,结果这人也真是个忠臣,直接把自己的儿子给交出来了。
      从这之后,按照史记的说法,贵族周定公、召穆公代理执政。而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是共伯和摄政。总之不论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这一年在中国的历史是有里程碑意义的——前841年,也就是著名的“共和元年”,也就是说正是这一年,我们开始有了确切的编年纪年,这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下限,历史终于变得不那么扑朔迷离,我们基本进入信史时代。
      周厉王“胡”算是有亡国的心没有亡国的命,随着之后的“宣王中兴”,周还是回光返照了一下,可是随着“宫湦”的上台,这个后来被称作“周幽王”人算是基本丢掉了周的天下了。渭河谷地绵延,可是周已经不是当年肆意吞并西羌的周,西北的蛮族终于防不胜防了,周一直避免身上发生商的悲剧,但是之后的悲剧和商如出一辙,并且是商的升级版。而当时那个毫无存在感的”恶来“的后代,姜子牙的后代等即将走入历史舞台。春秋的序幕,即将拉开。
      可是周幽王真的是像后人说的,也是那种无恶不作被红颜祸水蒙蔽的大混蛋么,从纣王的尿性程度来看,这周幽王也未必是如此。
      所以看来,周人以及以周公的大粉丝孔子的儒家学派,黑起自己姬姓人,都黑的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