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西周历史 > 三监之乱
2017-08-29

三监之乱

武王取得政权建立周朝之后,并没有完全消灭殷商国家,而是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武王让纣王的儿子武庚仍继承殷王位,统治殷商故地。又把殷商故地一分为三,分别由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周人立国未稳,强敌环视,武王为国事忧虑,夜不能寐,克商后第二年便病死。成王即位,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武王弟弟中管叔最长,按惯例应该他更有资格摄政,因此他怀疑武王的遗命被周公篡改,加之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了诸侯势力,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纣王之子武庚早有复国野心,借此机会,他策反了管叔、蔡叔,在外散布流言说周公想篡位,又联合殷商旧地东夷等方国叛乱反周,局势十分严重。
此时国内的周成王和召公、姜太公等人也对周公产生了怀疑。内忧外患之下,周公首先找到了召公和姜太公,向他们表明了自己对周朝的忠心,获得他们信任,稳定了国内的局势,随后亲率大军东征,镇压三监,杀管叔、放逐蔡叔,诛杀武庚,以纣王兄弟微子启继承殷祀,在宋建国,史称宋国。武庚覆灭后,周公继续东征,经过三年才终于平定这场动乱。在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三监之乱
图 周都与三监之乱地点
以上就是周朝建国初期的三监之乱始末,人们无不指责管叔、蔡叔、霍叔的无情无义,对周公旦有口皆碑,周公因此也成为仁义礼智信的楷模,传颂千古。但探究三监之乱其根源,周公旦实则难辞其咎。
先看三监之乱起因,史记曰:“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代成王摄政,原因有二,一是周初定天下,恐诸侯畔周;二是成王少,而根本原因在于成王少。如果成王真的是在襁褓之中,那么周公摄政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让一个婴儿治理国家是非常危险的。但史记后来又说:“周公旦摄政七年反政于成王”时,“成王壮”,《礼记》有云:十年曰幼,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由此可推知周公摄政期间,成王绝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至少也有二十几岁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周公旦摄政的根本原因就被推翻,如果实践证明成王如商朝太甲一般,再学习伊尹放之于桐宫,摄行政当国也不晚。所以周公摄政的理由站不住脚,三叔当然不服,再加上管叔比周公大,排队也该管叔先上。在朝内,武王三公重臣还有军事太公、太保召公健在,这样的皇权大事,都应与大家商量后决定,而周公旦却独自作主,匆匆宣布摄行政当国,并且摄政伊始,即以王的口气教训成王及群臣。以上种种,怎不使群弟疑周公,而作乱叛周呢?
周公的言行不仅使群弟疑,开国元勋太公、召公也同样不满。就连成王对周公言行也是耿耿于怀,敢怒不敢言。周公东征回来后,关于他篡位的流言日益增多,为了避免祸乱,他主动辞去了相位,避居自己的封地鲁国。后来有一日天降大雨,田里的庄稼全部被吹到,连大树都被连根拔起,成王打开了收藏在中央文书的金柜,偶然看见周公之前所做的《金滕》,一看内容,原来是武王生病垂危时,周公向天神祈祷,请求自己代替武王生病,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祈祷文书。成王这才悔悟,不再怀疑周公对王室的忠诚,派人请回周公。此后,周公继续辅佐成王治理国家。
周公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伟人,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太操之过急,草率摄政,使得三监叛乱,人心生疑。但后来他以退为进,再次赢得成王信任,终于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周王朝。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
白居易的这首诗无疑说明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道理。周公的代政,引得外界流言蜚语,最终却还政与成王。王莽的谦逊,博得大家纷纷拥戴,最终却篡汉自立。假使当初他们早死,谁又会知道周公的苦心和王莽的贼心呢?可能后世骂的就是周公,歌颂的就是王莽了吧。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谁又知道周公是否真的没有心怀不轨呢,也许是舆论的压力使得周公放弃了野心,专心辅佐,成为一桩美谈。谁又知道王莽最初的谦恭不是真心的呢,也许是汉朝中央的弱势,使王莽看到了机会,改变了心意,成就了千古骂名。孰是孰非,谁又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