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西楚时期 > 秦末六国复辟与楚汉争霸背景
2017-09-27

秦末六国复辟与楚汉争霸背景

 
  大泽乡起义后,也就过了两个月的时间,赵、齐、燕、魏就都已复国了。赵、齐、燕、魏复国,似乎都也没有经历太了不起的战争。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起兵建立张楚政权。
  同年8月,武臣席卷赵地,在赵国旧势力的支持下,当了赵王。
  同年9月,田儋席卷齐地,在齐国旧势力的支持下,当了齐王。
  同年9月,韩广席卷燕地,在燕国旧势力的支持下,当了燕王。
  同年9月,周市席卷魏地,在魏国旧势的支持,拥戴魏咎当了魏王。
  这四个国王的实力、权力到底有大呢?
  
  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实力是非常大的。因为,赵王、魏王、燕王、齐国所辖的土地,就相当于战国时的赵、魏、燕、齐,当然了统治的老百姓、军队,也相当于战国时的赵、魏、燕、齐。
  但是,这种力量,只是从理论上说的。因为,这种一两个月内建立起的帝国,内部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恐怕谁也不敢作乐观估计的。
  实际上,就我理解,这种帝国,也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甚至而言,这种帝国,就是一些貌合神离的利益群体联合。总而言之,大家都说自己承认相关的国王、王国,也愿意忠于相关的国王、王国,但是,他们都会尽量保护好自己控制的土地、粮食、人口、军队。
  说得具体点,那就是我们虽然表示支持、忠于相关的国王、王国,但是相关的国王、王国,想从我们手中征调人力、物力、财力时,也必须得有足够的力量作为后盾,否则,我们肯定会找各种客观理由推脱的。换而言之,如果国王没有足够的力量迫使我接受他的命令,我虽然承认他是国王,但是当他想从我这里征调人力、物力、财力时,我也是能不给尽量不给,能少给尽量少给。
  总而言之,武臣、韩广、魏咎(周市)、田儋高举大旗振臂一呼。大家就都团结在他们的大旗下,宣布赵、燕、魏、齐复国了。但是独立后的地方利益如何分配,显然就是各说各的了。基于新建立的王国中央政府,自然希望自己可以调动王国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基于各地的实力派而言,显然不会希望新建立的王国,可以随意支持配控制的人力、物力、财力;当然了,基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也希望会拥有更多的自由,更不是被新建的王国随意支配。
  因为,当时的历史资料比较少,所以,我们很难还原当时赵、魏、燕、齐四国的内部情形。但是,就我推测,这四个国王的直属力量,肯定都非常有限。这四个国王想加强自己的力量,自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削藩”过程。否则,他们的势力很难进入王国的普遍地区。
  而在当时背景下,这几个新建的王国,新出现的国王,显然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机会进行“削藩”,因为,强大的秦军已东出函谷关了。所以,这几个新建王的内部力量,整合的肯定不够充分。
  
  在这种背景下,这四个国王虽然从名义上统治着从前魏、赵、燕、齐的大部分领土。但是,他们真正控制的力量,却显然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他统治的地区,遍布着各种半独立的力量。
  赵王武臣混得最失败了,因为他8月分当了赵王,同年11月,就让手下将领李良火并了。
  武臣在7月份,还是一个底层老百姓;8月份时,就已是一个统治四十多座池的国王了;而在11月份,就稀里糊涂的被手下火并了。从赵王武臣称王四个月,就被稀里糊涂的火并,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赵王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武臣死后两个月,张耳、陈余再度恢复赵国。那是公元前208年正月。
  魏王魏咎(魏相周市)、齐王国儋,在称王9个月后,也被秦国东征大军灭掉了。
  魏王魏咎、齐王田儋刚死,魏豹、田荣随后就又复国了。
  其实,从魏咎、田儋被秦国大军迅速灭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对魏、齐的统治,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魏、齐那是大国,如果他们真能有效整合魏、齐两国的力量,绝不可能让一枝秦国孤军就打成这个样子。
  燕国的国王韩广,后来被自己手下的大将臧荼杀掉了。虽然臧荼杀韩广时,已被项羽分封为燕王了。但是,臧荼拿着项羽的委任状,就可以拥有杀掉燕王韩广的实力,本身就证明,韩广这个燕王对燕国的控制力量非常有限。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韩广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燕王,他派臧荼西征,就算项羽给了臧荼一个燕王的委任状,臧荼也无法凌驾于韩广之上,更无法杀掉韩广的。事实上,拿着项羽的发的委任状,却无法就职的国王多的是。
  比如,济北王田田安、胶东王田安、齐王田市都拿着项羽发的委任状,结果呢?因为田荣不承认,所以他们都也无法成为国王。
  再比如,常山王张耳拿着项羽发的委任状,却因为陈余不承认,所以也无法成为国王。至于三个关中的国王,更因为刘邦不承认,所以很快就都被杀死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燕王韩广,对燕国故地的控制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因为秦国东征大军,就是一个孤军。所以,他在关东地区,那是按倒葫芦起了瓢。总而言之,秦军所到之处,反秦大军接连被重创,但是,秦军刚走,反秦力量马上就再度兴起。
  
  就好像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各地都挂起了民国大旗,而且民国政府很快就在南京成立了,于是革命好像胜利了。但是,你说民国政府实际的权力有多大?肯定非常有限。因为,绝大多数的地区,只是挂起了民国的大旗;因为绝大多数的地区的实力派,根本就不是民国政府可以指挥的。
  陈胜在大泽乡一声呐喊。很快,赵、魏、燕、齐就复国了。但是,赵、魏、燕、齐四国政府,对自己国家的统治力量有多大?显然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背景下,秦国东征大军,才会接连重创反秦力量。
  于是,章邯率军先打败周文的几十万西征大军;接着又把吴广的西征大军(当时吴广已被小弟杀掉)打败。随后,又把魏王魏咎、齐王田儋打败;再随后呢?把项梁的军队也打败了。再随后呢?打得赵国军事主力,躲在巨鹿危在旦夕。
  当时的六国故地,只有韩国没有复国。韩国为什么没有复国呢?大约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为,韩国正好处于函谷关的出口处,在这种地方复国,那实在等于在秦国的虎口中拔牙。所以,以张良那种高人,并且以韩国资深贵族的身份,在项梁的支持下,也无法在韩国故地打开局面。
  韩国复国,那是秦国灭亡之后的事了。但是,因为韩国旧势力(韩王成、张良)与刘邦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项羽始终打压韩国旧势力。当然了,这也就是张良后来彻底倒向刘邦的主要原因。因为,张良终于发觉,复国无望了!
  
  当时,六国故地中的楚国起兵最早,但是楚国建立却最晚的。
  因为,赵、魏、燕、齐,在陈胜起兵后两个月,就已先后建立了。而楚国是在陈胜起兵11个月后,才在项梁的主持下成立。
  此前,虽然也有葛婴拥立襄疆为楚王,有秦嘉拥立景驹为楚王,但这两个楚王,显然不能获得楚地的普遍认同。事实上,葛婴拥立襄疆后,掉头就把襄疆杀了,因为他知道,不要说别人了,就是陈胜也不认同这个楚王;而秦嘉拥立景驹当楚王后,各大实力派都不把他当回事,而且项梁很快就率军把它灭了。
  当然了,陈胜建立的张楚政权,虽然可以理解为楚国的复辟。但是,陈胜的野心太大,所以张楚政权的建立,实在算不上楚国复国的标志。
楚汉争霸
图 楚汉争霸
  楚国建立最晚,实际上意味着楚国内部的资源整合的最为充分。
  就我理解,因为赵、魏、齐、燕四国,都是随着大泽乡革命的一声炮响,就迅速的建立起来。所以,这四个国家内部,都是被一些观望者所控制着。从某种意义上,这些国家的普遍地区,虽然与秦帝国划清了界限(纷纷承认新政权的建立),但是,他们与新政权的关系却是若近若离的。换而言之,他们通常不会反对自己的国王,但是,他们也绝不会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国王。
  而楚国,是在一系列的兼并战争之后,才由几大实力派联合建立,所以,楚国普遍地区,不但与秦国划清了界限,更被牢牢捆绑到了新政权之上。
  单从这层意义上,楚国复杂、漫长的复国过程,绝对是一件好事。
  而且,就我理解,楚国可以作为反秦大军的主导力量,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项羽、刘邦的有着过人的才能。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在楚国复杂、漫长的建立过程中,楚地的力量被整合的最为充分。在这种背景下,楚国可以调动起来的力量,最为强大。
  在这种背景下,赵、魏、齐、燕都被秦国军队打得自顾不瑕时,或是不敢主动还击时。楚系的刘邦,却敢率军进攻秦国本土,而楚系的项羽,更敢率军与秦军硬碰硬的打仗。
  刘邦、项羽的这种成就。自然是因为他们有着过人的才能,更主要的原因,却恐怕是因为楚国建立的过程,最为复杂与漫长。这种复杂与漫长的过程,使楚怀王为代表的楚国中央政府直属力量,远比其它各国中央政府的直属力量要强大。
  其实在此时,就已奠定了项羽后来的困境。
  因为,赵、燕、魏、齐四国的实力派,都有着自成系统的军队、权力组织;更拥有了对赵、燕、魏、齐四国故的统治权。所以,项羽虽然强大,也不能否定这种既成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项羽必须得分封诸侯。我们许多人总觉得,项羽分封诸侯不可理喻。因为,按他们的想像,项羽应该把天下都划归己有!
  其实有这种观点的人,纯粹就是把历史当童话故事看。
  且不说别的了,赵、燕、魏、齐四国的实力派,都有着自成系统的军队。对于这种事实,项羽难道真能随便一句话,就把这些实力派的兵权全部夺走?
  就好像蒋介石北伐胜利后,大家都承认蒋介石的大哥地位,难道蒋介石一句话,就能把那些拥兵大佬的兵权全部夺走?
  自古以来,削夺兵权都是非常困难的、危险的。
  赵、燕、魏、齐、楚各系大佬都手握重兵,这些大佬的兵力加起来,远远超过项羽,至于大家实际控制的地盘,更是远远超了项羽。在这种背景下,项羽想一句话就削夺人家的兵权,那项羽肯定定是疯了,因为一个人不疯,怎么可能会这样异想天开呢?
  后来,康熙皇帝被人们吹得神乎其神,但是康熙皇帝控制的地盘,是吴、耿、尚三藩控制地盘的十来倍,控制的兵力,同样远远超过吴、耿、尚三藩。但是,康熙一句,我要撤藩。当时就因此兵祸连结。
  当时,项羽所控制的地盘不如各系大佬的联合,项羽拥有的兵力不如各系大佬的联合,更主要的是项羽上面还有一个义帝。在这种背景下,项羽一句我要撤藩(总而言之,让各系大佬把人权、物权、财权、兵权全交出来),结果会怎样?根本不用分析!一比一百的赌,也没有人敢说项羽会胜。
  项羽之所以是项羽,是因为他成为各系大佬公认的首领。各系大佬为什么会承认项羽的首领地位,只要我们是把历史当武侠小说看,就知道绝不是因为项羽一个人能打好几百个人。各系大佬都愿意承认项羽的首领地位,是因为他们认为,项羽会尊重、保护、扩张大家的既得利益。
  项羽分封诸侯时的所作所为,都是有着深远的战略意图,对此,在秦帝国灭亡时,我会详细分析。
  这里,我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如果我们把历史的视角留在项羽、刘邦两个人身上,是永远无法看清当时历史的。
  实际上,在大泽乡起义后不久,天下就已迅速的恢复到了战国时的格局。所以,只有我们用看战国历史时的视角,才能真正看清楚当时的历史。
  赵、魏、燕、齐、楚名义上统治的地区,实际上与战国时的赵、魏、齐、燕、楚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现在这五个国家,并没有整合完毕,所以,他的实力,还不能与战国时的赵、魏、燕、齐、楚相提并论。但是,因为秦国也因上层内哄变得越来越衰弱,所以现在的天下格局,与战国时的格局并没有本质区别。
  在这个新战国的格局下,秦国依然把握着战略进攻的主动权。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章邯东征时,把反秦大军一再重创看出来。
  秦国的失败,不是简单的在于,六国故地出现了叛乱。而是秦国中央政府不断发生的内哄,让秦国故地的力量变得越来衰弱了。在这种背景下,章邯率领的秦国大军,虽然保持着强势进攻的势头,却是越打越绝望。
  秦国的这种战略进攻地位,直到巨鹿之战结束时,才宣告结束的。但是,我们必须得知道,巨鹿之战只是打破了秦国的战略进攻,但是依然无法改变秦国拥有强势地位的事实。
  巨鹿之战后,反秦联军依然无法把秦军逼回函谷关。
  巨鹿之战后,秦国军队依然强有力的在关东扎着根。只是,秦国内部越来越混乱;只是刘邦的西征大军已进入了秦国本土。在这种背景下,单邯虽然统率二十万秦军,却渐渐感到绝望了。于是,章邯选择了投降。
  章邯投降,是巨鹿之战后五六个月的事。
  虽然,太史公对巨鹿之战,充满了文学化的描写。但是,太史公依然如实的描写了秦军失败的全过程。
  我们后世的人,喜欢把历史变成童话故事。所以,就常常认为,项羽巨鹿一战,把秦军打得投降了;而秦军投降后,项羽就把秦军坑杀了。
  事实上,秦军投降,是巨鹿之战后五六个月的事;而秦军被坑杀,也是秦军投降后四五个月的事。这其中有十多个月的时间,其间到底发生了多少事?似乎是一段历史的空白。问题是,这十多个月,肯定发生了许多事。
  换而言之,在那十多个月时间里,项羽与各系大佬之间,反秦联军与秦国降军之间,肯定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复杂的博弈。他们之间的博弈有多激烈、复杂,我们可以从以下事实看出来。 
  第一、二十万秦军全部被谋杀了!
  第二、项羽本来可以比刘邦早入关中三四个月,最后却比刘邦晚入了关中两个月。要知道,秦军在六七月分就投降了项羽,刘邦十月份进入关中,而项羽直到十二月份才进入关中。
  因为,历史变成了童话。所以,我们常常把巨鹿之战后时间,浓缩成了两三天。于是,人们就觉得,项羽只是一介勇夫。其实呢?项羽成为反秦大军的首脑,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众多大哥坐在一起,一个人想让众多大哥,都承认自己大哥的地位,能是件容易的事吗?要知道,现实社会中,谁也不会吸星大法,谁也没有三尸脑神丹。
  
  因为,历史变成了童话。所以,赵、魏、齐、燕、楚各系的大佬们,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道具。于是,有人觉得,一介勇夫就可以成为这些大佬认可的大哥;于是,有人更觉得,项羽还让这些大佬拥有军队、拥有地盘,项羽太没有政治头脑。
  问题是,历史不是童话!那些手握几千、几万军队的大佬,也绝没有一个是可以让人随便搬动的道具。换而言之,别看项羽牛逼,如果项羽敢不尊重这些大佬们的既得利益,这些大佬肯定也会用行动告诉项羽一件事,我给你面子,叫你一声大哥,不给你面子,你算什么东西?
  所以,田荣认为项羽没有尊重他的利益,当时就率兵把拿着项羽委任状的两个大哥,都干掉了;所以除余认为项羽没有尊重他的利益,当时就率兵把拿着项羽委任状的大哥,打得落荒而逃了;所以,彭越认为项羽没有尊重他的利益,当时就率军争取自己的利益了。至于,刘邦就更不用说了。
  面对这样一群,领着几千、几万小弟的大佬,项羽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那项羽不是人了,他一定是神。
  楚国故地的力量整合最为充分。对项羽而言,自然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楚国力量在反秦联军中,可以拥有主导地位。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它也是一件坏事。
  我们知道,赵、魏、燕、齐各地都已名花有主,而且相关地区的大佬,也有着自成系统的军队,所以这些地区,绝不是楚国的实力派可以染指的。否则,这些实力派肯定会和项羽玩命的。
  现在的问题是,楚国实力派众中,有头有脸的人,就有好几个。这些人扎堆楚国故地,你说项羽到底能占多大一块地方?如果项羽敢把楚国故地全占了,楚系的各位大佬(比如英布),肯定也会和项羽玩命的。
  这是项羽在秦国灭亡后,直接面临的问题。
  项羽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把魏国的东部地区,都划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问题是,魏国的实力派,会接受这个事实吗?肯定不会的!所以,彭越一直都和项羽死缠滥打,最后项羽死了,彭越却成了最大的实力派之一。
  当然了,相关内容,我们在秦灭亡后再详细分析。这里,我只是希望,大家对当时的历史,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换而言之,在陈胜起兵后几个月,天下已退回了战国时的格局。
  所以,简单的去看。当时是赵、魏、齐、燕、楚、秦、韩七国在博弈。再细致的去看。当时是赵系、魏系、齐系、燕系、楚系、秦系、韩系众多实力派在博弈。这是一盘大棋,这也是一盘复杂的棋。项羽只是楚系中的一个实力派罢了。
  我们总觉得,项羽只要如何去做,就能如何如之何,那是因为我们把项羽置于了棋手的地位。问题是,项羽也只是当时众多的棋子之一。换而言之,项羽没有随便操纵其它棋子命运的权力、能力。他只能与这些棋子一样,在这个复杂的、巨大的棋盘上不断博弈,追求最后的胜利。事实上,在秦帝国灭亡后,只是意味着六国旧势力联手,把秦国旧势力重创了。
  
  所以,秦帝国灭亡后,大家虽然让项羽去主持分封。但是,谁也知道,天下绝不会因此平静下来。就如蒋介石北伐胜利后,所有的实力派都知道,天下并不会因此安定下来。因为,只要众多拥兵大佬并存的格局还存在,最后鹿死谁手,就是谁也无法知道的。
  
  无论是项羽,还是其它大佬,都不会把分封的结果太当回事。大家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把握住最多的先机罢了。换而言之,谁也知道,接下来的博弈将更为残酷,因为,一大群手握重兵的大佬并存,所谓的和平,就只能存在于梦中;因为,一大群崛起于乱世的、一个比一个野心勃勃的大佬并存,所谓的和平,就只能存在于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