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春秋时期 > 攀登高地阶梯对周朝诸侯争霸的重要意义
2019-07-25

攀登高地阶梯对周朝诸侯争霸的重要意义

      翻阅东亚大陆的地理地形图,我们会发现该地区陆地的地势西高东低,大体可分为三级阶梯。由于海拔地形分布的影响,东亚大陆的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流向。其实早在商周交替之际,位于西部渭河谷地一带的周人就已经注意到地缘高地对天下形势的影响。
 
      自周文王姬昌凤鸣岐山,广连诸侯,以图反商大计以来,围绕高地阶梯的争夺便一直延续到秦朝建立为止。作为中原地缘高地的第二阶梯,甚至成为关系列国兴衰的命脉所在,围绕它所展开的争夺,深刻的影响了从西周直至春秋战国,诸侯国运兴衰的走势。

周朝鼎盛时期

      商朝末年,商的首领帝乙将自己的女儿嫁到周部落。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商人在周的协助下,逐渐将威胁自己的鬼方驱离中原,促使其北遁草原。然而在长期的战争中,周人逐渐在西部站稳脚跟,势力越来越大。正因如此,帝乙的父亲文丁诛杀了周的首领季历,为了巩固局势,帝乙才不得不采取联姻的措施,以求西垂安宁。然而继位的周王姬昌显然并不会善罢甘休,他一方面继续蛰伏,在帝乙平定西北游牧族群和镇压东方怀疑叛乱的时候按兵不动;另一方面却加强融合西羌西戎,整合西部边陲势力听从周的号令。后来帝乙去世,其子“受”继位,帝号“帝辛”。相较于帝乙,帝辛行事作风更加干练,他在延续父亲征伐东边敌人的同时,因无法容忍姬昌对西垂的武力统合行为而吊打了周部落。
      姬昌死后,姬发继位后,周的势力也愈发强大。当初商汤伐夏之后,留下了三股夏朝遗民,即后来的杞人、周人和楚人。当时商人因穷兵黩武,以暴制暴,不得天下诸侯人心。于是姬昌趁机广联诸侯,并于约公元前1048年在孟静举行了大规模阅兵仪式,皆以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朝的反应,史称“孟津观兵”。此次观兵因几个大的诸侯国没有前来,姬昌与姜尚皆认为伐商时机未到而毅然收兵回师。后来在南方百濮族群中颇具影响力的楚人同意响应周人伐商的号召,其余大国亦日渐不满帝辛霸道的作为而加入周的联盟,故此武王伐商开始。
      由于周的大本营位于西北第二阶梯,处于农耕与草原交汇之处,因而粮草充实(耕地充足)、战车精良(优质战马、木材众多,并且驾驭骑手储备充分),这就导致周军在武器装备上要优于商军。再加上地缘环境、人心向背等因素,牧野之战后,武王伐商成功,周朝建立。周武王姬发将商朝历代君主的帝位全部谪落为王,并对末代商王帝辛冠之以“纣”的谥号,即后世所称的商纣王。周朝建立之后,先后在武王和成王时期两次大规模封建,秉承周人灭商的态势,将大量姬姓诸侯和紧密盟友分封在了第二阶梯上,周朝国都镐京同样位于此处。

周楚争锋时期

      西周分封之时,先后建立了燕、晋、郑、息、邢、卫、随、鲁等众多姬姓诸侯,其中大多数均位于二三阶梯分界线的东西两侧。反而是诸如东夷故地、百濮故地,皆由功臣(姜尚领齐地)、遗民(微子启领宋地)、相对疏远的盟友(楚人继续领其故土)执掌东方和南方。如此以来,周朝周边诸如汾河河口、南阳盆地、渭河关卡等战略要冲皆由姬姓本宗把持。
      到了西周中期,齐国凭借繁荣的工商业和渔盐之利积累起了十分强大的国力,渐渐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然而地缘上的劣势,却使得齐国始终未能成为威胁周朝、进而雄踞天下的大国。公元前868年,与齐相邻,时刻面临齐国吞并威胁的纪国国君纪候向周夷王进言,状告时任齐国国君齐哀公目无天子、欺君罔上。当时周王室正处于衰落四起,一些异姓诸侯便不来朝见进贡,周夷王趁此机会烹杀齐哀公以求震慑天下。然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楚人开始起兵叛周。
      当年,在讨伐商朝的作战中,楚人出力甚大。商朝后期的楚人势力便已经延伸到长江中游众多百濮部族中去了。正因如此,楚人自己也受到了百濮荆蛮文化的影响,形成迥异于中原,却由兼具诸夏的楚地文化特色。周朝建立之后分封天下,对楚人既排斥又忌惮,故而仅仅授予子爵诸侯的身份,这让楚人震怒不已。到了楚国国君熊渠时,他趁周王室动荡之时,僭越制度,仿效周天子,将其三子分封为王,公开于周夷王叫板。而在此之前,就已经发生过周昭王三次伐楚而“南巡不返”的恶劣事迹(周昭王命丧汉水,成为日后管仲讨伐楚国的理由之一)。楚国祖地商於和周朝镐京一样,位于高地阶梯,天然对周朝构成冲击。为了遏制楚人的发展势头,尤其是需要保护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战略物资“南金”(又称“吉金”,贵金属),周朝在南方建立了一系列要塞以保护运输线路。同时周人在汉水流域,依托汉江、涢河等地利,设置防线并将姬姓随国、姜姓申国等册封此处,意图与西边巴蜀一带的蛮荒效果一道,将楚人锁死在丹阳以南。
      然而由于周楚之间,并不存在地理高地阶梯上的优劣,这些小国面对日渐强大的楚国时不堪一击。经过三代人的纵横捭阖,楚人步步紧逼,周朝的防线形同虚设。最终当楚国以“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为口号,征服了随国等一系列姬姓诸侯。此后在楚文王时期,楚国袭击了息国,并将楚都从丹阳迁徙到郢都,震慑汉东诸国。此时的楚国已经相继灭亡了申国、吕国和邓国,得到了南阳盆地。正是在楚国的连番北进打击之下,周朝在第二阶梯高地上的战略空间愈发狭窄,当犬戎入镐京之后,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逐渐退出了对高地阶梯的争夺。

春秋争霸时期

      平王东迁之后的周朝历史,又被后世史书称之为“东周”,楚文王正是春秋前期楚国的杰出君主。在他的率领下,楚国相继攻伐了申、吕、邓、息、蔡等国后,国势旺盛,为诸夏所侧目。然而就在楚人北进节节胜利,周朝毫无反击之力的时候,东方的齐国发生了剧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内乱之后,齐桓公上台,并任命管仲为相,执行齐国改革,开始强大起来。
      齐国位于山东丘陵地区,地缘地势恶劣,然而当齐桓公和管仲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后,楚国遭到了巨大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压力。当齐国接替了周王室,九合诸侯、称霸中原之时,齐楚两国争霸的序幕正式爆发。当时齐国主要的结盟对象和统治范围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于淮泗一带,并未涉及西部二级阶梯地缘高地的争夺。然而齐楚之间的争霸,客观上给了秦、晋两国充足的战略空间和时间。秦晋两国在西垂的崛起,将中原争霸的主战场再一次拉到了二级阶梯区域。
      在齐楚争锋中,齐桓公凭借联军的体量优势方能与楚抗衡,最终并未进行真正交手便和解了。齐桓公后,齐国虽坐拥富庶仓储,但受制于地缘等诸多因素,两次试图崛起,皆因晋国武力干涉而遭到失败。由于西周分封之时,便在二级阶梯部署了众多姬姓诸侯,晋国在不断兼并戎狄和同宗小国之后,逐步崛起成为天下霸主,也应当算作是姬姓先祖的长远安排所致。而当晋国接替齐国,成为更加强大的诸夏霸主之时,西垂的秦人也在填补周室东迁后的地缘真空,逐步发展壮大。
      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历经百里奚变革,逐步崛起。然而晋国在连续两次力挫齐国发展势头的同时,亦是阻断了秦国东出和楚国北进的道路。晋国在西周鼎盛之时便居住在渭水中游,占据绝佳的地缘高地,以放马和作战的形式抵御西北戎狄的入侵。平王东迁之时,晋国与秦人、郑人一道成为拥戴周室的护驾者。郑国因此而在春秋时期率先成为一小霸,而地缘优势更为明显的秦、晋两国则一跃成为雄踞一方的大国。自此之后,中原争霸的战场便长期由秦、晋、楚三大强国在二级阶梯高地上演绎着。
      秦晋两国不论是民风还是地缘上都颇为相似,这让秦国东出道路受阻。为了打通交通,秦穆公最先希望通过联姻方式,扶持并控制晋惠公和晋文公。奈何晋国势力庞大,晋文公又有雄才大略,绝非受人掣肘之辈,因而注定了“秦晋之好”的破灭。官僚体系结构和人才体制上的差别,同样促使楚国在与晋争霸的过程中落入劣势,造成了“楚材晋用”的情形。最终导致秦军三次杀出崤山函谷关,有两次遭到晋军居高临下的伏击而吃了败仗。楚晋三次正面大会战,即便晋国内部不和,亦导致楚军在在鄢陵和城濮两次大战中惨败。晋国对秦国地缘上的优势、对楚军战马和战车上的优势(类似周军对比商军一样,源于二级阶梯上游牧农耕的地缘环境)最终为晋国赢得了百年霸主的荣誉。
      晋国虽然强盛,但秦楚两国同样位于地缘高地,晋国不仅未能彻底压制两国,反而因自身的强势逼迫秦楚结盟以共抗强晋。加上晋国后期国内公族衰弱、卿族崛起而引发内部不和,渐渐的开始落入晋楚争霸的下风。为了挽回不利局面,晋国开始扶持太湖流域的姬姓远亲吴国。受此策略影响的楚国腹背受敌,也开始联络了吴国后方的越国,以为策应。春秋中后期,逐渐形成了以秦楚越为一方、以晋吴为另一方的争霸格局,而此时的齐国正处于田氏代齐的关键节点上而无暇西顾。
      最终楚国险些被吴国腰斩,若非秦哀公派500乘战车(秦、晋战车战马水平远胜他国)援助,一举击溃了强弩之末的吴军,楚国恐怕就要灭亡了。此后越国趁吴国心态膨胀,北上争霸之机,一举吞并吴国。而晋国也因内部六卿势力陷于崩溃,并最终出现三家分晋之事。

魏霸中原时期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标志着东周从春秋时代步入战国,而围绕地缘阶梯高地的争夺愈加激烈。从晋国脱胎出来的赵魏韩三国,又被称为三晋,其中魏国在魏文候时期,由于内部保守势力最为弱小而率先变法图强。李悝变法和吴起改制之后,魏国崛起称霸中原,并以晋国继业者自居。类似的改革同样发生于赵简子的赵国和韩昭侯的韩国,三晋在战国之初颇为较好,形成了以魏国为核心的三晋同盟。
 
      作为不同时期优秀的改革家,吴起和商鞅有着现实的看法,即魏、秦两个势不两立。由于双方均处于二级阶梯之上,双方围绕河西之地等战略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吴起改革魏国军制之后,魏霸河西八十余年而秦不敢东出函谷。魏文候、魏武侯时期,魏国依托三晋联盟,掌控住了河西之地,向西继承了晋国对秦的强势,继续阻断秦人东出的道路,向东则压制住了齐国复兴的野望。此时的秦国却因旧贵把持朝政,陷入了频繁的内耗之中。
      早年间曾流亡魏国的秦献公,目睹了魏国的军国体制后,回国之后决心变法,推行了新政。其子秦孝公时期更是任命了商鞅为大良造,主持变法革新。与之相比,魏国却弃用吴起,并逐渐迟缓变革,国力渐渐的被秦国超越了。此时的三晋联盟同样出现了崩裂,魏国处于对地缘空间的争夺,转而对昔日的盟友下手,战略上的失策导致魏国陷入了秦、楚、齐、赵、韩等国的包围之中,最终因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魏武卒元气大伤,魏国衰落。
      当魏国从霸主地位退居下来之后,它同样丢了河西之地,并逐渐被秦国挤压出了二级高地阶梯。此后魏、韩两国最为内线国家,地缘区位极端恶劣,沦为四战之地,成为强国角力之所。

秦楚争霸时期

      魏国衰败之后,自春秋时期晋国崛起以来,始终横垫在秦楚两国身上的巨大压力终于消散。失去了共同劲敌和战略缓冲地带的两个国家,反目成仇是迟早的事情了。秦楚争霸成为战国中期的主基调,此时的战国形成了秦、齐、楚三强并驱的态势。齐国自威王启用邹忌进行改革以来,历经齐威王、齐宣王后,日渐强盛起来。然而受制于地缘区位,难以做出更多的动作,只能将目光对准羸弱且动荡不稳的燕国。
      处于遏制秦国东出的考虑,魏国公孙衍受命于魏王,纵横列国朝堂,拉开“合纵”抗秦的战歌。然而公孙衍策划的“五国相王”虽形成对秦国强大的压力,却因被齐、楚忌惮和破坏而告吹。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出任合纵联盟的合纵长后,合纵势成,而秦楚两国也正式走上了对立面。然而楚国虽然有意压制强秦,同样不愿意北方晋国故地再度形成一个庞大的势力,因而在合纵之时往往出工不出力,平白损耗三晋和燕国的力量,导致合纵伐秦频遭挫败。
      即便如此,秦人依旧发表了专门诅咒楚国的《诅楚文》。破坏了秦楚十八世联姻的楚国,自此被秦国列位首要打击目标,秦国也因此将目光对准了巴蜀地区,意图在地形上形成对楚地高屋建瓴之势。公元317年,巴蜀两国开展,实力较弱的巴国向秦国求救。在此之前,巴国亦曾与楚国结盟,却因楚国西进蚕食领土而反目。面对巴国的求援,秦廷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以司马错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南下巴蜀有利于提升秦国的国力。当时巴蜀土地十分肥沃,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本地诸侯军队实力较弱,因而秦惠文王决意派遣司马错借机南下侵吞巴蜀。巴蜀虽地处第二地理阶梯的最洼地,但相对楚国而言却是长江、汉江等水域的上游。秦灭巴蜀之后,秦国对楚国的地缘优势一下子明朗起来。
      楚国曾长期对巴蜀的经营漫不经心,仅仅满足于劫掠川东的巴国,并无详细的西进计划。然而随着秦国入主巴蜀,楚国设置在西北方向的汉中郡、长江中游的巫郡和黔中郡均暴露在秦人的攻势之下。当时在楚国北境,即江汉平原北部山地大多是东西走向,因此秦楚争霸时,秦人始终难以克服天险对行军的阻碍。但如若从巴蜀进发,则可轻而易举的沿江顺流,乘坐战船进入楚国腹地。
      此后楚国开始被迫重视起来西境的安危,并着手展开对秦国的反制措施。当时楚国保持了同东方大国齐国的紧密盟友关系,联手对抗秦国。然而张仪欺楚之后,楚齐关系破灭,气急败坏的楚怀王先后发动了针对秦国的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其中丹阳之战,秦军从巴蜀出发,依托丹水、淅水两条河渠的便利条件,顺流而下,后勤辎重补给充沛且进兵神速。而楚国自恃主场,行动迟缓,最终被秦国将领樗里疾率领骑兵扫清楚军游哨,最终战败。
      丹阳之战对楚国主力耗损不大,在随后爆发的蓝田之战前,形势又一次朝着有利于楚国的方向转动了。当时齐国趁机燕国内乱而大举出兵干涉,盟友遭到掠杀后,秦国迫使韩魏军队一同东征齐国。楚怀王趁机征调举国之兵发动蓝田之战。此战楚军势如破竹的杀入大巴山武关之中,直抵距离咸阳不远的蓝田。然而正当此时,依附于秦的韩魏两国率军攻取楚国南阳盆地北部,大有断楚军主力后路之势。楚国无奈求和,致使其反击秦国,争夺地缘要地的计划破产。此后秦国又于越国勾连,意图在楚国背后埋钉子。为防止秦越夹击楚国,公元前306年楚国出兵,一举歼灭了正处于分裂格局状态的越国。
      楚国虽然灭掉了越国,后期又灭鲁国,却对扭转秦楚地缘形势无助于事。此后秦国处于外交、军事和地缘上的全面优势。楚国对东方的扩张,实际上是面临秦军打击后的战略逃避。然而这同样招致东方诸侯的不满,楚国灭越后不久,齐韩魏联军进击南阳盆地,并在垂沙之战中重挫楚军。自此之后,楚国一蹶不振,逐步退出了大国行列。为了缓解秦国对楚国的战略压迫,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王族将领庄礄通过黔中郡开始西征,前往西南方向,相继征服了且兰国、夜郎和滇国,从西南地区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然而庄礄经营西南的计划为时已晚,楚国在面临秦军强大的攻势下,即便奋勇抵抗,江汉平原、巫郡和黔中等地依旧相继失守。阻断交通的庄礄索性自立为滇王,他的滇国一直维持到了汉武帝时期。

秦齐并立时期

      在强秦的铁骑下,楚国先后将都城迁往陈郢和寿春,渐渐沦为依托江南丘陵丰富的铜矿而偏安一隅的小国。楚国从大国序列中退出,促使战国格局演变为东西方秦齐两强并立的局面。相较于秦国对西部的相对整合,齐国的地缘环境要糟糕的多。齐国西北部的燕山南麓和华北平原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无险可守。齐晋争霸时,晋国就曾先后在鞍之战和平阴之战中直抵齐国西部平原地带,重挫齐军。齐国南边虽有山川防守,但亦有可能被敌军从山坳关卡处突袭。
      三面受低一面环海的地缘劣势,随着齐国先后与楚燕两国的交恶愈加凸显。然而经历了威宣两朝的齐国,依旧在齐湣王时期达到了顶峰。采纳了范雎远交近攻策略的秦昭襄王,选择交好于齐。秦齐约定结成同盟,两王相约共同称帝,其中秦王为西帝而齐王为东帝。秦齐联盟的达成,促使天下其余诸侯胆寒。秦齐不合,则天下无忧”成为其余列国的战略共识,亦是一心复仇的燕昭王打击齐国的第一步骤。为此燕国派出间者以伐宋为诱饵,劝说齐湣王褪去帝位,以引领诸侯合纵伐秦,并趁机吞并宋国。
      经过一系列政治、战略和外交上的策动安排,燕昭王成功引动齐湣王攻伐宋国。当时的宋国都城陶邑是天下的商贸中心,十分富庶。齐国获得宋国之后,国力大增,这引发其余合纵列国的不满和秦国的忌惮。此时的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改革,军事实力大增。秦赵两国的态度先后从亲齐变为反齐,最终促使五国伐齐计划成型。五国伐齐,致使齐国险些覆灭,后虽因田单凭借即墨收复齐国全境,却也元气大伤,退出了诸侯争霸的行列。

秦赵争霸时期

      在五国伐齐事件中,秦、韩两军因相距甚远,被联军统帅乐毅给予重金酬谢后返国。而后乐毅分配魏军攻打宋国故地、赵军攻打中山国故地、燕国进攻齐地。田单复齐之后,真正获利最大的反而是赵国。复齐有功的田单和伐齐有功的乐毅,此后均因功劳太大而投奔了赵国。
      赵国经历胡服骑射之后,曾在赵武灵王的率领下对秦国以高屋建瓴的态势进行打击。这表明秦赵之间,地缘优势处于赵国一方。同时赵国在对东部邻国燕国的竞争中,同样具有俯冲之势。随着齐、楚等国相继衰落,战国后期的诸侯争霸在秦赵之间展开。公元前269年,秦攻赵之阏与,遭到赵奢奇袭,全灭秦军,此战致使秦军所向披靡的势头为之一顿。
      阏与之战后,赵惠文王赐给赵奢封号“马服君”。同年,秦军又攻赵,被廉颇击败。这让秦国将战略重心逐步转移至赵国身上,并伺机攻韩以获得上党之地,形成对赵国的合围。上党郡守不愿降秦,转而归赵,最终引发秦赵长平之战的爆发。长平之战前,秦赵对峙三年,赵国军队缺乏军粮,不得不向齐国求粮。奈何齐国经历了五国伐齐之故事,对列国心存恨意,不愿救助。消耗不起的赵国在赵括的率领下力求速战,导致赵军陷入了白起精心布置的战场磨盘中化为齑粉。此战之后,不仅赵国元气大伤,山东列国也从此再难与秦争锋。

秦吞天下时期

      长平之战后,虽有魏楚救赵抗秦,挫败秦军,然而天下大势已定。在秦国将魏、楚、赵先后排挤出阶梯高地之后,秦国一家独大,整体对山东六国形成高屋建瓴的态势。自此之后,秦国在远交近攻和连横诸侯等外交政策的辅助之下,步步为营。最终在秦王嬴政在位之时,仅仅十年便一匡天下。
      秦王扫六合绝非一时之功,这是奋六世之余烈,在几个世纪的地缘拉锯中为秦国开创的局面。此后不论是秦汉还是隋唐,但凡占据二级阶梯地缘高地的势力,最终均能创下一番宏图伟业。
      综上所述,地理因素始对周朝诸侯争霸的格局发展贯穿始终。虽然影响列国兴衰的因素绝非一种,但却能为周朝诸侯争霸格局的发展脉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然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却因严苛刑罚、繁重赋税而引发民变,最终由刘邦、项羽攻入咸阳,完成了当年楚怀王蓝田之战未尽之举。由此可见地缘优势固然重要,民心所向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