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共产主义 > 冷战时东德和西德民众为何频繁流动?
2019-04-15

冷战时东德和西德民众为何频繁流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战败国德国被美苏两国占领,其中美占区相对较大。后来美国由将其占领地划出部分给英法两国,同时四国共同占领了位于苏占区德国首都柏林,着手准备对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德国进行战后政治安排。然而就在此时,东西方冷战的阴云越来越浓烈,打断了列国对德国战后秩序的重建,亦引发了两德独立。
      从西德政府成立,造成德国实质性分裂,到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为止的半个多世纪里,德意志人民始终在两个德国间流动。同一民族的分离贯穿了整个欧洲冷战历史,也诠释了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内部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征差异。

西德人民流入东德的原因

      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西德虽然很快便获得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但重工业基地大多留存苏占区,也就是日后的东德境内。纵然到了五十年代西德经济奇迹期间,还是存在大量失业者,为了生计考虑,当时的西德失业人口大多举家前往东德,因为东德在苏联的支持下已经初步实现了全面就业。
      从1949年至两德统一的前一年,共计有近百万西德人口流入东德。除了失业原因之外,还有因负债、逃避兵役、与家人团聚以及胸怀远大社会主义理想等诸多因素。东德作为华约阵营与北约对抗的桥头堡,和北朝鲜一道成为冷战时期被苏联扶持力度最大的国家,并凭借雄厚工业底蕴崛起,经济实力同西德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相差并不太多。这也是导致东德能够吸引西德民众的原因之一。

东德人民流入西德的原因

      相比较流入东德的西德居民,流入西德的东德居民是前者的三倍。大约300万东德居民前往西德,前期追求一个更加繁荣的前景。当时的东德举国上下为苏联马首是瞻,因此许多并不甘于体制内就业的民众纷纷选择前往西方,尤其是同文同种的西德。柏林墙危机之后,西柏林成为西方国家针对东德刻意打造的展示窗口,因此吸引了大约50万人从西柏林离开东德。
      西方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超越东德的繁荣和周期性危机的两面性,因此既有大量追求更为宽松社会氛围的民众流入西德,同样也有对西德生活失望的人又返回东德。在前往西德的300万东德人群中,有50万左右的人因不适应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下的生活而回流东德。
      冷战结束之后的德国继承的是西德的政权法统,因此在处理冷战问题时往往会太高西德而贬低东德。不过经过了多年的内部消化,德国已经消弭了长久分离所带来的裂痕,虽然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分歧,却已经无伤大雅。冷战期间从西德移民东德的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后,更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