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一战爆发前夕的欧洲局势演变脉络
2019-10-30

一战爆发前夕的欧洲局势演变脉络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秩序划分不对等,欧洲各国因为新旧矛盾激化而被爆发了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以后,在各国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协约国认为德国应当担负起大战爆发的全部责任,并将战争的根本原因定性为德国争霸世界的企图,然而这种观点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1914年前夕的德国正处于国力突飞猛进的阶段,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已经超越大英帝国,与美国并驾齐驱,成为最有希望继承世界霸权的两个国家之一。不过从当时德国的外部情况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英国、法国和沙俄之间的协作关系越来越强,更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国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正式同盟关系(法俄之间存在盟约),但三国之间却拥有很好的外交技术协调。甚至英法两国总参谋部很早就已经开始共同运算如何在未来战争中协同作战、调遣兵力等问题了。相比之下,德奥两国虽有正式盟约,两国总参谋部却几乎没有沟通,即便德国对俄宣战以后也没有完成两军协作事宜。
      这一现象反映出俾斯麦下台以后,德意志帝国高层军事和外交政策的一系列混乱和失误。这种决策失误后来的确是大战爆发的因素之一,但绝对不会是全部责任。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以后,欧洲涉事各国高层的表现都是手足无措的。德皇威廉二世签署完总动员令以后,曾对逼迫自己的德军将领预言他们早晚会后悔的。德国对外宣战前夕的前宰相毕洛夫也曾质问时任宰相贝特曼·霍尔位格,询问局势为何糜烂如斯,却见后者脸色苍白、六神无主的坦言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面临国内大臣们压力,要求签署总动员令之前,也曾央求给予时间来做缓冲。英国和法国方面的决策高层,同样没有料到战争的发条竟然会转动的如此迅速。
      事实上,虽然1914年一战前夕的德国面临协约三国方面越来越紧密的压力,但作为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却和德国的关系迅速好转。当时英德海军竞赛已经清晰化,英国不再担忧德国方面会挑战英国海上霸权,两国也开始在中东、非洲等一些海外热点问题上进行利益协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英国资本的流入,德国经济收益颇多,英德两国的利益竟然有渐渐趋同的倾向。而当时,对于英国来说,其世界霸主面临的最大潜在挑战并不在欧洲,反而是远隔重洋的另一崛起国家美国。
      不过,由于自19世纪末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的军事、外交政策都是以大规模战争必然爆发作为前提的,尤其是德国。受到政策惯性(换言之,也就是决策机制僵化)的影响,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直接引发了欧洲“七月危机”。由于奥匈帝国始终存在对巴尔干半岛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的领土想法,故而在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日这一天,奥匈皇储费迪南大公被塞族青年刺杀身亡。此事在当时引发轩然大波,欧洲舆论普遍同情或偏向奥匈一方。
      奥匈皇储费迪南大公的死,对奥匈帝国内部政治造成重大影响。一方面皇储被害激发了奥匈国内主战派的战争欲望和民众复仇情绪;另一方面由于费迪南大公本人是温和派,他的死本身也扫清了主战派的障碍。费迪南大公坚决反对以武力处理和斯拉夫人的事务,甚至认为应当给予帝国境内斯拉夫人平等地位,将帝国从奥地利-匈牙利二元制演进成为三元帝国。而随着他的遇刺,这些政策主张的呼声不复存在了,奥匈帝国要和塞尔维亚清算,他们认定刺客一定受到了塞尔维亚的官方支持,塞方有口难辩。
      不过,由于奥匈帝国缓慢的行动效率,当它正式决定对塞尔维亚采取措施的时候,已经是几周以后了,此时欧洲舆论对奥匈的同情已经迅速淡化了,甚至德国驻奥大使也在劝辅奥匈帝国保持克制。但是,德皇威廉二世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他在给驻奥大使做出的批示中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并在7月5日与奥匈驻德大使的交谈中,给予了一张空白支票。奥匈驻德大使迫切希望德国能够对本国行动给予支持,威廉二世欣然应允,但却并未了解清楚奥匈帝国的具体行动是什么,这是相当危险的。当然,在德国看来,战争的结果无法局部战争和欧洲大陆全面战争,并非是不可接受的。
      在德方看来,一旦战火点燃,如果爆发的是奥匈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局部战争的话,则奥匈必然占据优势,这是德国能够接受的结果。如果沙俄处于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大斯拉夫主义”纽带而卷入战争,则势必对奥匈宣战,那么在德奥同盟之下的德国也将对俄宣战,俄法同盟之下的法国也将对德作战,最终演变成为一场欧洲大陆的全面战争。不过只要英国人不参与,这场战争就没有达到难以预料的境地,德国依然有获胜的可能。而就在7月,各国展开外交斡旋之际,英王乔治五世向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保证英国不会参加一场欧陆战争,而是要保持中立姿态,如此德国人也就放心了。
      在威廉二世做出空白支票的保证以后,德国外交部门一直在探寻奥匈行动目的的边界在哪里。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塞方在两天之内对萨拉热窝事件做出答复。塞方的回答相当克制和忍让,但奥匈并不满意,并命令驻塞外交人员全部撤回国内,战争迹象愈发明显。奥匈的异动让沙俄如坐针毡,国内充斥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沙俄无法忍受塞尔维亚被奥匈打败,于是在7月26日开始了第一次总动员。欧洲局势急剧恶化,英国人对此提出欧洲各主要大国之间召开大使级别的会谈,协商处理事务,但是德国并不同意。
      德国固然恐惧于全面战争的来临,但也为此做好了极具冒险倾向的作战计划,那就是施里芬计划。德国之所以不同意英国要求召开大使会谈的提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战争动员。由于沙俄已经开始总动员令,那么德国也就必须随着开始动员起来。当时德国方面的优势在于它的动员速度和效率远胜于俄国,能够迅速集结兵力,在战场上形成数量优势。但是俄国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虽然动员速度慢于德国,但兵源庞大。如果德国同意英国的提议,那么俄国就可以在会谈期间渐渐凝聚起庞大的军队,那样一旦会谈破裂,德军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不过德国拒绝会谈的消息,给奥匈帝国发了一个错误的信号,7月28日奥匈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了。
      就在7月28号这一天,德皇和沙皇之间通过电报热线展开紧急磋商,德皇威廉二世强烈要求沙俄停止总动员,并威胁这将迫使德方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沙皇尼古拉二世权衡再三,决定暂停俄国的总动员,转而展开的是局部动员,即仅在南部军区(也就是针对奥匈方向)动员兵力。7月29日,英国给德国的一份电报,打破了德方此前的局势设想,英国表示一旦欧洲爆发全面战争,英国绝对不可能保持中立,这让德国宰相贝特曼·霍尔位格十分着急,他立即向奥匈方面发送电报,敦促奥匈停止对塞尔维亚的施压行动,不过为时已晚。由于德意志帝国内部决策机制的混乱,30号的时候普鲁士总参谋部还在催促奥匈总参谋部加强备战,这让奥匈感到德国方面的决策混乱,更不会停止战争的步伐了。
      由于奥匈并未停止对塞尔维亚的战争动员,沙俄就必须选择介入巴尔干事务。但沙皇的局部动员造成了俄国军事和策略上的混乱,因此在大臣和将领的要求下,沙俄开始了第二次总动员。为了防止沙皇再次改变主意,将领们掐断了德皇与沙皇之间的电报热线。德皇威廉二世并不愿意被卷入一场全面战争,所以就咨询总参谋长小毛奇,想要推行一个仅仅对俄作战的方案,暂缓与法国的战争。然而小毛奇表示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唯一的陆地作战方案,而该计划认为不论战争爆发于何处,德军都将首先进攻法国。
      7月31日,奥匈帝国宣布总动员。
      8月1日,法国和德国宣布总动员,同日德国对俄宣战。
      8月3日,德国对法旋宣战,并向比利时递交最后通牒,要求利用比利时领土迂回至法国腹地,遭拒。
      8月4日,英国对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当晚12点之前答复,确保比利时中立地位,否则自动进入战争状态,德国并未予以同意。
      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综上所述,从萨拉热窝事件到一战全面爆发,欧洲各主要大国都曾在不同程度尝试避免全面战争。然而由于一战之前的欧洲局势太过僵化,各国政策均以世界大战必将爆发为前提而设立的,缺乏政策灵活性和足够的外交空间,最终如同机器一样一环一环的被牵扯其中,进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其中固然有德国方面一系列的决策失误的因素,但也绝不应该将全部责任归结于德国。
      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以及签署的《凡尔赛条约》,欧洲战胜国(主要指英、法)过分夸大自身正义性,抹黑战败国的战争动机,并极力压榨德国,最终导致凡尔赛体系在欧洲普遍不受认可。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最终导致德国的重新崛起和复仇,成为二战爆发的根本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