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业革命 > 为什么说拉拢沙俄是俾斯麦的外交核心
2019-10-22

为什么说拉拢沙俄是俾斯麦的外交核心

      自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开始,德国的地缘环境始终面临脆弱的挑战。极具膨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从欧洲中部向四周挤压,遭到了包括法国、俄国和英国等其他欧洲大国的忌惮。为此1873年俾斯麦以保守主义君主制为纽带,与沙俄、奥匈帝国共同建立了第一次三皇同盟,却在1875年的“战争在望”危机和1875-1878年近东危机中被击得粉碎。
 
      两次危机促使俾斯麦意识到,德国要想避免法国的潜在威胁(即普法战争的仇恨、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野望)就必须主动出击,如此才能避免欧洲出现一个反德联盟,或者说是避免法国找到一个反德盟友。而在欧洲大国中,俾斯麦真正感到畏惧的是沙俄,因为俄国可以与法国构成战略策应,对德国形成两线夹击的态势。所以在俾斯麦的一系列外交举措中,避免法俄走近是他的第一要务。
      在俾斯麦的筹划中,德国要想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就必须结盟,而他结盟的目的却有些不大寻常。通常来说,两个国家结盟往往是由于面临某种压力,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这个威胁,是针对第三方的。但俾斯麦结盟政策的根本目的却不是这样,他是为了防止别人结盟对付德国,故而抢先结盟。德国就是为了抢在法国之前筹建成一套结盟体系,以达到孤立法国的目的。
      前面提及,俾斯麦外交措施和结盟政策的核心是为了防止法俄走进,所以他就需要将沙俄拉到德国一边来。并且一旦德国和沙俄结盟,联盟在力量上足够强大,同时也达成了俾斯麦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在巴尔干近东危机时,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在协调各国矛盾纠葛时,迫使沙俄做出了妥协让步,从而导致俄国内部大斯拉夫主义者的反德情绪和反俾斯麦情绪高涨。这种情况下,如果德国寻求和俄国的结盟会被认为是害怕了,并不利于德国自联盟关系中的地位。同时,俾斯麦认为俄国人缺乏自制力,两国结盟以后很容易导致德国被俄国人拖上战车。所以俾斯麦选择奥地利作为结盟的缓冲,以此牵制俄国。
      俾斯麦之所以选择和奥地利结盟,一方面在于其自身羸弱,自1867年以后就已经演变为二元的奥匈帝国了,难以在联盟中占据话语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奥地利虽然曾被普鲁士击败,但毕竟存在一种德意志血脉和文化上的联系,外交上比较容易攻破。19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又被戏称为“布娃娃帝国”,内部难以达成积极的对外政策,所以必定会使得德国在联盟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另外,当德国与奥匈结盟以后,和奥匈存在巴尔干斯拉夫人纠纷的俄国人心里一定会产生一些顾忌,不敢为所欲为。在当时英、俄争霸欧亚大陆的大背景下(英国当时通过支持奥斯曼土耳其、清朝以及后来的日本牵制俄国),俄国必然会主动寻求与德国的友好关系。
      事实上,在近东危机(即1875-1878年俄土战争和柏林会议)后,俾斯麦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他在为德国制定的宏观规划中确立了一个外交目标,那就是确保其他欧洲大国相互的关系不如他们分别与德国的关系紧密,这样就能够最有效的防止出现反德同盟。因此当他听说时任奥匈帝国宰相即将退休时,就抓紧时间利用自己与对方比较熟悉的关系讨论同盟关系。在双方的协议中,确定了奥匈要求的“当任何一方遭到俄国攻击时,另外一方要以全部兵力支援”的条款,但却未将德国要求的针对法国类似的条款纳入其中。换言之,德奥同盟是一个反俄同盟。
      当时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年事已高,因此难免多愁善感。他很珍惜与亲人之间的感情,包括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威廉一世是亚历山大二世的亲舅舅),所以非常不理解俾斯麦为何要和曾经的敌人奥匈帝国结盟,共同反对长期友好、从而爆发过战争的沙俄,因此久久不同意这项盟约。最终,俾斯麦以整个普鲁士内阁(俾斯麦同时兼任普鲁士邦首相)集体辞职作为要挟,才迫使威廉一世做出了让步。
      就在德奥同盟条约签订差不多同时,俾斯麦还假意和英国人接触,想要和英国人同样签署一个同盟条约。要知道,不论是奥匈还是英国,都在1875-1878年俄土战争中站在了俄国的对立面。然而诡异的是,不论是德奥同盟的签订还是对英国的外交行动,德国方面的保密工作都很差劲,俄国人很快就得知了消息,这恰恰是俾斯麦的精心安排。俄国方面很快就有了反应,沙俄国内的反德情绪不仅没有进一步高涨,反而迅速低落下去了。
      在俄国人看来,英国是自己亚欧大陆的最大地缘竞争对手,奥匈帝国则是在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地区竞争对手,相比之下的德国反而是可以外交争取的对象。所以很快就有俄国高级官员来到柏林,并尝试接触俾斯麦,开始商议双方关系改善的相关事宜。于是俾斯麦做出回应,提出再筹建一个同盟,将俄国拉进来形成三皇同盟,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这一次的三皇同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攻守同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同盟,因此就显得非常怪异。
      首先德奥同盟是反俄的人,其次三皇同盟在德奥的基础上又将俄国人拉进来,目的是为了让其放心。这样一来,俄国与德国的关系就被固定下来了,法俄同盟诞生的可能性就暂时被俾斯麦抑制住了。俾斯麦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沙俄内部的复杂性。原来俄国内部的中低层斯拉夫运动,早已超出了沙皇的控制之外,所以俾斯麦决定再加一把力,彻底将俄国按住。
      在俾斯麦的对俄政策中,主要是通过德奥同盟压制俄国、通过三皇同盟拉拢俄国,所以德国的下一步举措是继续从这两方面下功夫。在压制俄国方面,俾斯麦将意大利人拉进德奥同盟形成三国同盟;在拉拢俄国方面,俾斯麦在第二次三皇同盟破裂后(奥匈和沙俄的关系始终不顺、竞争激烈导致联盟破裂)又和俄国签署了《再保险条约》,条约核心内容是“俄、德遭遇第三国攻击时,另一国保持中立,但如若主动攻击则无需履行中立义务”。通过三国同盟,德国在欧洲营造出一股针对沙俄的强大地缘压力;但通过《再保险条约》又促使俄国放心德国,双方保证不加入反对对方的同盟。如此以来,俾斯麦确保俄国不加入反德同盟的目的就达到了。
      另外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还曾签署了一个《地中海协定》,德国想通过这一协定拉拢英国进入三国同盟,共同防备俄、法,但英国没有上当,继续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就这样不断的发展,俾斯麦慢慢的在欧洲编织了一个蜘蛛网般的同盟体系,虽然其中许多盟约都是相互矛盾的。这些盟约和协定串联起来,形成了堪称世界近代史上最庞大、最复杂的条约体系。也正是这套相互矛盾的体系运转,很好地实现了俾斯麦的战略目标。通过这一系列压制和拉拢俄国的同盟,德国最终控制住了沙俄,而这正是俾斯麦整个欧洲外交和结盟体系的核心。
      德意志第二帝国后来的掌舵者并不理解俾斯麦外交体系的重点,作为后继者的威廉二世就认为结盟就应该共同对付第三方,既然德国联盟体系的基础是德奥同盟,那么当然应该废除与俄国的盟约(主要指《再保险条约》)。事实上,如此复杂和相互矛盾的联盟体系必然是脆弱的,俾斯麦在任期间就曾有人问他,如果最终俄国走向了德国的对立面,应当怎么办。俾斯麦曾故作神秘地表示,即便到了战争爆发前夕的最后一刻,也还是有办法的。
      俾斯麦并没有明说他的办法,但是在恩格斯对俾斯麦外交政策的论述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我在这方面收集的材料越多,我就越清楚地看到俾斯麦与奥地利结盟,并订立三国同盟,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在不可避免的战争前夕,把奥地利出卖给俄国,以换取法国”。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奥匈帝国就是俾斯麦拉拢俄国的工具,自然也将是地缘战略上交换的筹码。
      后来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并不理解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将俾斯麦的外交筹码奥匈帝国当作同盟的基础,从导致沙俄彻底与法国走到了一起,三国同盟中的意大利也因与奥匈帝国存在纠葛而站在了协约国阵营里。最终一战爆发时,俾斯麦精心构筑的大好格局被破坏殆尽,一战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造成了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