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宗教改革 > 新教英国的稳固与英国殖民动力
2017-09-05

新教英国的稳固与英国殖民动力

英国民族的统一

 
      1497年从英国出发的约翰·卡伯特是自维京人以后第一个抵达北美大陆的欧洲人,但英国对于北美的开发和殖民活动却还需要在等待许多年之后才开始。如同西班牙的例子所显示的,早期的帝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国家进行权力扩张和权力统一的一种结果和表现。
      16世纪,英国却因内部不和而处在一种二流强权的位置。亨利七世于1485年即位后,经过长期的内战,将国家统一起来。他的儿子亨利八世在英国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亨利八世提出要终止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关系,当教皇拒绝他的要求时,他断绝了英国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他在天主教会的位置上建立起了英国国教,或称安立甘教,并自命为教会领袖。
      英国随后又经历了数年的宗教动乱。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四世于1547年10岁时即位,在他的统治下,那些实际上掌管政权的监护大臣们对天主教徒施以迫害。爱德华于1553年去世之后,他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当上了女王。玛丽曾一度恢复了天主教作为国教的地位,还杀掉了一批新教徒。但她的统治很不得人心,所以,与罗马天主教会达成和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玛丽的继任者是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她恢复了安立甘教会的主要地位,并将1000多名天主教徒予以斩首。
白金汉宫
图 白金汉宫
 
 

英格兰与爱尔兰

 
      为征服爱尔兰和维持征服后的稳定,英格兰进行了一场十分漫长的斗争。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17世纪,耗费了大量的原本可以用来开发新大陆的钱财和资源。
      在英国新教统治政府眼中,爱尔兰的天主教人口对自己统治的稳定始终是一个威胁,为了使爱尔兰屈服,英国政府使用各种手段,包括军事征服、屠杀臣民、抢夺和没收土地、将英国经济体制强加于人、乃至输送大量移民到爱尔兰定居等。英国人并不打算将爱尔兰人纳入英国社会,而是将本土出生的爱尔兰人从一块名叫巴尔(Pale)的定居地上赶走,英国殖民者在那里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社会秩序。
      西班牙人在对摩尔人的“再征服”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后来被搬到新大陆上重复使用,同样,英国用于征服爱尔兰的政策也将移植到美洲大陆上再度使用。一些16世纪的英国作家曾直接将所谓野蛮的“未驯服的爱尔兰人”与美洲的印第安人相比较。爱尔兰人如同印第安人一样,分不清自由与放纵的界限何在。他们拒绝服从英国的权威,抵制改信英国国教或新教。
      早期英国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通常称为“种植园”(意谓在海外异族人中“种植”的社区);这种称谓最初用来形容新教徒在爱尔兰所建立的定居地。
 

英格兰与北美

 
      直到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代,英国才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北美大陆,尽管此刻英国的水手和探险者的兴趣更多的是在掠夺西班牙的城市和加勒比海上运送财富的船队,而不是建立定居点。
      英国政府向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和沃尔特·雷利爵士颁发了王室特许状(一种王家赋予的享有专门权利和特权的王室文件),准允他们以自助的方式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因缺乏王室的支持,这两次最初建立殖民地的企图均以失败而告终。吉尔伯特曾在征服爱尔兰的战争中以凶狠残暴闻名,他杀死平民、焚烧爱尔兰人的粮食等。
     1582年他曾在纽芬兰建立了一个短命的殖民地。三年之后,雷利派出了一支拥有五艘船的探险队,船上的殖民者(许多人是他的私人仆人)有100人左右,打算在北卡罗来纳海岸线外的罗阿诺克岛建立一个基地,部分目的是为继续掠夺西班牙的船队提供接应和帮助。但留在岛上的殖民者多为受军事管制的年轻人,他们不久便放弃了这项探险和定居的事业,于1586年返回了英国。雷利的第二支定居者队伍在同年出发,由家庭组成,他们希望在罗阿纳克岛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这些殖民者的最终下落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1590年,当一艘载有救济供应物资的船抵达该岛时,水手们发现殖民地已被抛弃,定居者显然已经转移到印第安人的社区中居住。水手们发现了在一棵树上刻有“Croaton”的字样,而这个字正是居住在附近岛或部落的印第安人的名称。此时的雷利钱财告罄,濒于破产,对殖民北美丧失了热情。
      看来,要在北美成功地建立一个殖民地,不仅需要更为周密和长远的计划,而且还需要比任何个人所能提供的更多的经济资源的支持。
英西大海战
图 英西大海战
 

新教

 
      如同西班牙对美洲的开发一样,在早期英国对新大陆的开发设想中,同时混合了彰显国家荣耀、追求利润和传播宗教等动机。宗教改革运动使英国政府提高了对天主教西班牙的警惕,并将其视为自己不共戴天的敌人(这种看法因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企图侵入英伦三岛未遂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如同西班牙以说服印第安人改信天主教为由为其在美洲建立帝国而正名一样,英国也将自己的帝国扩张野心说成是一种将新大陆从教皇的暴政下解救出来的义举。
      到16世纪末,反天主教的思想已经深深嵌入到英国的大众文化之中。关于西班牙在美洲暴行的报道在民间广泛流传。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著作的英文版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就业已面世。其中一个版本使用了一个常用于描述天主教会的新教用语作为题目:“天主教会的真实面目”(或教皇统治的真相实录)。
      尽管残暴并不是某一个民族或国家所拥有的专利——如同英国自身在爱尔兰的行为所展示的——但天主教西班牙帝国却是格外的残酷和专制,这种说法促使英国启用一种自由的语言来描述和诠释自己的帝国雄心。      1584年,应沃尔特·雷利爵士的邀请,新教牧师和学者理查德·哈克卢特(Richard Hakluyt)写作了一本名为《关于西部殖民活动的思考》(A Discourse Concerning Western Planning)的书,其中列举了23条原因,说明为什么伊丽莎白一世应该支持在北美兴建殖民地。在这些理由中,其中有一条称,建立英国殖民地是对西班牙帝国的一个打击,是神圣使命的一部分,这个使命就是将新大陆和它的居民从天主教和暴政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他写到,在西班牙的统治下,新大陆的印第安人被束缚得如同奴隶一样,他们“在向我们发出呼喊……要我们前去拯救(他们)”。印第安人将欢迎英国殖民者的来临,将“起身反抗西班牙人的统治”,“用同一个声音,……带着对自由(liberty and freedom)的渴望”呼唤着“自由、自由(Liberia)”。
      英国将在新大陆重复西班牙帝国的大部分实践。但是,英国人却总是认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就他们的情形而言,帝国与自由将并驾齐驱。
圈地运动
图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开拓殖民运动的动机

 
      然而,给印第安人送去自由绝非是哈克卢特为英国准备登上世界舞台提供的唯一理由。国家的权力和荣耀从未远离过这一时期帝国扩张鼓动者们的内心世界。哈克卢特和其他人争辩说,在16世纪末的欧洲,英国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强权国家,通过开拓殖民地,英国可以在财富积累和国际地位方面成为可以与西班牙和法国这样的强国一争高低的对手。
      扩张主义者还提及了其他一些重要的理由。西班牙已声称对北美大陆南部拥有占有权,法国在今日的加拿大地区开发探险,留给英国人的是北美大陆的中部;在他人看来,这个地区注定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因为它没有贵重的金银矿产,也不适合蔗糖的种植,而这两项产业正是早期美洲帝国发财致富的主要途径。
      对于殖民北美的人来说,这种状况并没有阻止他们为北美描绘一幅具有“无尽物产”的肥沃土地的图画。北美大地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那里的气候和土壤非常宜人,适合种植。殖民者可以在那里发展种植业,为宗主国和他们自己提供目前仍由外国人提供的农作物产品,带来财富,并为英国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雷利等早期殖民者是以黄金的储量作为财富的标准,哈克卢特则认为,贸易将是英帝国的基础。
 

社会危机

 
      同样重要的是,美洲可以成为英国“过剩”人口的避难所,宗主国和移民都可同时从开拓殖民北美的事业中受益。16世纪后期的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人口从1550年的300万增长至1600年的400万,而经济增长的速度则未能同步跟上人口增长的需要。长期以来,英国的农民曾能保证得到他们的小块土地。但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为了追求羊毛贸易的利润,提高牧羊业的效率,引进了作物隔年轮种等更为现代的农业种植技术。他们将一些小农户驱逐出土地,并将先前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土地圈围起来。
      这种后来被称为“圈地运动”的过程使许多地主、农民和城镇商人受益,但也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许多人涌入英国的城市,导致城市的工资水平大幅度下降。还有许多被当局称之为是无赖、流民和游手好闲者的人,他们终日在城市的街道上游荡,寻求工作的机会。随着从拉丁美洲开采出来的黄金和白银流入西班牙,刺激了全欧洲物价的上涨,也使这些人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
      在17世纪末所做的关于英国社会的一份研究显示,英国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济贫事业的费用主要由地方社区来承担。1629年,清教徒领袖约翰·温斯洛普(John Winthrop)离开英国前往马萨诸塞之前曾写道:“我们所有的城镇都在为承担济贫的负担而抱怨不已,都在想方设法力图摆脱这种负担。”他还非常忧虑地加了一句,“英国已经对它的居民感到厌倦了”。 政府也在绞尽脑汁应对这种社会危机。亨利八世时代,无业游民可能受到鞭笞、流放、充军、甚至被绞死的处罚。伊丽莎白统治时代,法律授权给政务官来管制工作时间与工资,并负责将失业的人发配到工作中去。“无业游民”必须接受所给予的工作,如果更换工作将受到惩罚。另外一个解决危机的办法是鼓励不听话的穷人离开英国前往新大陆。在哈克卢特看来,将那些“给帝国带来麻烦和……犯有令人愤怒的罪行的我们国家中的穷人”送往美洲去开拓殖民活动,是一件值得做的好事,因为作为殖民者,这些人可以变成具有生产能力的公民,为增长国家的财富作出贡献。
 

流民

 
      早在1516年,托马斯·摩尔出版了《乌托邦》一书。这是一部以地处西半球的想象的岛屿为背景的小说。自那时起,英国人便一直在勾画他们对美洲的印象,即这是一个开拓者可以逃离欧洲经济不平等的地方。这种理想与普通英国人的目标是相吻合的。政府当局将游手好闲和失业的“无主之人”看成是一种社会威胁,竭力想强迫他们工作,但在流行的大众观点看来,经济依附本身也是一种奴役形式。为工资而工作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与屈从和丧失自由相关的劳动。只有那些能够控制自己劳动的人才能算作是拥有真正的自由。拥有财产和权势的人对无业者、乞丐等痛加谴责,但民间传说和民歌、民谣等却将这些人的生活加以浪漫化的描述,尽管他们一贫如洗,但至少享有不受工资劳动制压迫的自由。
       新大陆可以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使英国劳动阶层获得土地,从而恢复经济独立,甚至罪犯在这里也可以重新做人,这种期盼和印象在殖民地开发的最初日子里是根深蒂固的。在刚刚抵达弗吉尼亚时,约翰·史密斯就写到:在美洲“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他自己劳动和土地的主人和拥有者”。
      1623年,王室颁发的准允招募前往新英格兰的信中承诺,任何开拓者“都可以十分容易地成为200英亩土地的主人”——这是大多数英国人都不曾拥有的土地数量。对从英国前往美洲新大陆的移民来说,主要的吸引力不是黄金和白银组成的财富,而是对以拥有土地为基础的独立的承诺。经济自由以及将此传承给自己的后代,成为吸引最大多数英国殖民者前往新大陆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