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朝历史 > 王莽巧取上位改制
2017-10-11

王莽巧取上位改制

    1915年底,在袁世凯将要称帝之时,上海京剧名角周信芳自编自演了一出京剧《王莽篡位》,借以讥刺袁世凯。王莽和袁世凯可比性或许不足,但却说明他是世人公认的篡位。
    后世看中国历史,多有一种矛盾的情绪,既想合于正统,又想别开生面。
    古代有句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意指秀才只能纸上谈兵,实际无用。王莽也是秀才,但却不是一般的秀才,秀才三年造反不成,他就用了三十年。
    历代的改朝换代,都是以血换血,拿命取命,没有一个不是靠杀头换来登基的。而王莽的上位则是温柔崛起,一不靠宫廷政变,二不靠兵变,完全是一条不流血、只流汗的道路。
赤眉起义
图 赤眉起义
    他起于外戚,靠着身为太皇太后的姑姑王政君,一步步走上权力高峰,在青云直上的路上又能时时隐忍,博取朝野的好感,把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除此之外,为了除掉仕途上的对手,王莽还能秘密行事,一招置其于死地;在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时,他更能卸职隐居、闭门不出,当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更是逼其自杀谢罪,使得许多官吏和平民都为王莽鸣不平,要之复出,汉哀帝只得征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太后。
    据说,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平民上书请求加封王莽的人,共有487572人。有人统计,按当时全国人口五千万左右,以明朝百姓识字率不超过5%计算,汉朝识字者最多200万左右,长安及周边能上书者也就48万多人,这说明什么呢?几乎所有能上书者都支持王莽,王公列侯及卿大夫902人,则几乎全部赞成王莽称帝。
    就凭着一身博声名的好本领,王莽在西汉的政治泥淖中能“出淤泥而不染”,最后节节直上,领四辅之事,居三公之上,从被封的“假皇帝”(摄政王)一跃而成为真皇帝。
    王莽的江山,是“巧取”来的,非“豪夺”而来。他本没有带兵打仗的本领,也非从治政有功中得来,而是靠德行、名声、大义、美德换来的,背后又有太皇太后王政君为他开道撑腰,所以他的政治经验理论远大于实践,他的手腕是书上的,他的美梦也是书上的。
    所以做了“开国之君”的王莽,却不能像历代开国之君那样,把江山的根基夯实。
    王莽少时恭俭,“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生于显贵家族却能克己复礼,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外结交贤士,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
王莽货币改制
图 王莽货币改制
    即便是在最后兵败如山倒,困顿被杀的生死关头,也有上千公卿大夫追随到底,陪他上刀山、下火海、登断头台,这种人格的向心力谁人能比?可以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之例,无怪乎吕思勉在论及王莽时也说:“平心论之,正觉其精神之诚挚尔。”
    王莽从小信奉儒家,他认为西汉时政治不明、天下不公,因此要恢复到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政通人和。因此他当上皇帝,力图以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王制来达到治国安天下,于是便仿照周朝之制,开始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当然,王莽对西汉末年制度进行的大幅变革,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以致刚称了帝便丢了国,这也使后来君王深以为戒,宋明一再强调“祖宗之制不可变”,即源于此。